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10/29
   2004中国科普报告新...  10/29
   重复研究:病根在专...  10/28
   清华工程师发明反偷...  10/28
   服刑人员湛汉东 发...  10/27
   日本科学家研制出萝...  10/27
   是谁发明了水稻栽培...  10/27
   昆明知识产权保护行...  10/26
   杨振宁论述惹争议 《...  10/25
   录下鼠音吓破鼠胆 长...  10/25
   林大专家发明“无刀...  10/25
   瑞士科学家发明可“...  10/24
   日发明救护车现场转...  10/22
   芯片植入大脑 瘫痪病...  10/22
   缴高额年费、急于转...  10/21
   科学家发现“鸟枪法...  10/21
   美国人发明大规模电...  10/21
   全球正在掀起新一轮...  10/19
   他发明口痰接纳袋  10/19
   美国《新闻周刊》评...  10/19
   首页 [352] [353] [354] [355] [356] 尾页 
   页次:354/370 7382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论坛”观点摘要2004/10/29
    培育国家核心竞争力编者按:国家间、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全球经济、科技发展的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随之,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经济、科技、贸易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得到了历史性的提升,以专利战略为主的知识产权战略正在许多国家酝酿、制定或已实施。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不是单指知识产权事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也不是单指知识产权  
保护战略,它是一个覆盖许多领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国家战略。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指:通过加快建设和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能力,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加快造就庞大的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一种总体谋划。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联合举办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论坛”,现将部分专家的发言刊登如下。

  郑成思 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

  保护权利与限制垄断相结合

  在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时一定要致力于对策性研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应特别注意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或者知识产权知识普及,而且也应当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制度设计。美国专利制度基本上走斜了,知识产权成为大公司妨碍其他人进入市场和自己竞争的一个工具,中国要防止走入这一步。

  在应用战略上,一些短期看来没什么应用价值但是关系长期发展的项目,国家应该支持。要鼓励研究部门在研究的第一阶段就和应用单位联系在一起,而我们现在很多大专院校、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企业却用不上。

  在保护战略上,我们在司法保护方面要给国内的权利人更多的途径,降低成本。目前,保护对于国内企业是致命的因素。中国大多数公司不敢出来维权,不知道能不能赢,赢了执行也难,赔了本连吆喝也赚不到。国外企业则有这个财力维权,起码能赚吆喝。大家都不维权,缺口就被打开,结果就是大家都不申请专利,而作为秘密藏起来。

  还有权利限制的问题,例如在公共健康方面我们可以仿效巴西,在艾滋病药品上进行强制许可,这一做法值得研究。

  在人才战略上,应该是利益保护为主,评奖等措施为辅。成果产生了经济效益,一定要把该得的利益部分返还给发明人。另外在项目资助上,不能再采取评奖的方式。

  最后要注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像传统知识、基因资源的保护,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拿过去就申请专利。这方面现在还没有任何国际规则和法律依据,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长项,扬长避短。

  牛文元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科学家

  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第一战略储备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最基本核心在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四大支柱,按由重到轻的次序分别是:第一是推进知识产权的获得,也就是在世界上有说话权利的自主权利的获得,应该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第一要务;第二,严格知识产权的保护;第三,加速知识产权的流转;第四,健全知识产权的制度。

  应该提升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定位,从五个方面考虑:知识产权是21世纪国家发展的第一战略储备,其重要意义绝不亚于粮食安全、能源储备等;知识产权是国家竞争力提高的根本体现;知识产权是在衡量国家创新能力时衡量产出的最重要指标;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社会真正的经济增长发动机;知识产权是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

  七点具体建议;

  第一,对发明专利进行分离。发明专利和其它两个专利不要同等对待,希望把发明专利和带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引领能力的专利突出起来。第二,实施重点专利国家采购制度。对于那些在短期内进入市场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可能对国家安全、国家长远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知识产权,国家进行采购。第三,成立定期、规范的专利交易市场。第四,对于关键的专利技术和发明应当有意识引导,形成专利链、专利族。第五,建立国家知识产权的预测预警系统。第六,明确职务发明的责权利。第七,向重点的部门、企业、关键的领域派驻或者委派知识产权人员。

  李顺德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

  纳入到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中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名副其实,不仅包括专利,也应当包括商标、版权等其他知识产权形式。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应用是很大弱点,这方面一定要加强。

  知识产权战略在我们整个国家发展战略当中,要有一个合适的定位。关键在于通过战略的制定,能够使我们国家的有关方面甚至国家的最高领导,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高的认识,能够将知识产权战略真正纳入到国家整个发展战略当中去。

  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需要考虑整个制度和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衔接点在哪里,在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产权制度的构建。

  高卢麟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长

  在引进消化上谈创新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有阶段性的,必须适应国情。我们工业革命还没有完成,重要领域70%~80%的专利技术都是国外的,我们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不是只讲自主知识产权就能跨越了这一阶段。我们要通过引进技术,并在消化的基础上再创新,再创造新的自主知识产权,而不应该单纯强调自主的知识产权。

  中国文化发展不平衡,很多地方还有文盲,有很多人不了解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普及教育非常重要。如何让专利数据库在全国普及开来,怎么产生更大作用,怎么让更多中国人民能够接触到它,能够取得他要的东西,这是带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知识产权的获得要择重点领域重点突破,向韩国学习。小技术、大市场,适用性技术也很有价值。不要片面追求专利技术的实施率。不要回避管理机构的问题。

  中国的侵权诉讼和无效诉讼相分离,上诉的成本太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杨瑞龙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为企业的创新营造环境

  国家知识产权的战略核心就是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通过这套制度来维持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硬件上来讲就是知识产权,软件来讲就是文化。这两个融合在一起,企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涉及到中国的发展阶段问题。在目前的阶段下,保护要讲,更重要的是讲怎么鼓励创新,怎么使得创新出来的知识产权尽可能以更低的成本产业化。

  第二个是建议将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有机集合起来。面对在高端领域核心技术都是被发达国家占有的情况,我们应该围绕这些核心技术专利,尽可能申请外围专利,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突破包围。

  第三个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国家是制定者,是战略主体。但具体实施战略的时候,关键在于企业,战略最终要通过企业创新来实现。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本质是国家如何创造一个环境使企业作为知识创新主体更加积极的发挥作用。

  蒋志培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

  保护是发展的支撑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这是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有没有后劲的问题,也是一个从国家层面能够保证综合国力稳步提高、全国科技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支撑。

  战略重点一方面是鼓励创新,即国家最关心的自主知识产权问题;第二个方面是要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知识产权战略应当是全过程的,最重要的、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发展知识产权,最后是保护知识产权。没有保护,知识产权的发展就失去了支撑。制度是重要的关键环节,保护也是重要环节。

  法律一旦确定了,执法就要严格按照法律办,必须统一标准。如果要解决问题,尽量放到立法环节。要避免矛盾和冲突,还应当依靠行政执法。

  王景林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律师

  帮助企业应对专利欺诈

  中国的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是力度不够与过度保护并存。

  目前中国存在专利欺诈的现象,有两大显著特征:专利权人不指出被控侵权者侵犯了哪个专利的哪项权利要求,而是把专利侵权当成既成事实来谈;专利权人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地位,逼迫被控侵权者必须交纳“专利费”,否则实行致命的经济打击,如停止供应零部件、破坏销售途径等等。美国历史上曾经对日本搞专利欺诈,日本现在用同样的方法欺诈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时候应该多研究知识产权反垄断问题,也应该给企业提供反垄断的指导。急需做两件事:

  一是组建一个专家、律师小组,针对涉外专利纠纷帮助企业摆脱困扰。应该普及企业自我初步评估是否构成专利侵权的技术。

  二是建议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建立一个专利实务方面的研究和传播基地,把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见实效的专利战略知识提供给企业,例如保证专利质量的策略,起诉与应诉的策略,面对竞争对手众多专利的产品开发战略,利用专利瓜分市场的战略等等。

  杨林村 科技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副主任

  私权原则是核心 技术进步多样化

  根据调查,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进步非常快,其原因有国家宏观政策鼓励的因素,但最直接原因在于打了官司,尝了甜头或者吃了苦头,比如华为、中兴等。

  知识产权是私权,这个原则对我们国家是核心性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把尊重和保护私权放在首位。为此,要明确国家和企业的行为关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应该从企业外部发挥作用,补充企业能力不足,而不应该干涉到企业内部。

  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一个巨大的制度空间。首先,最根本的是产权制度,没有产权制度就没有专利制度;第二是竞争;第三是要有法制观念。

  要考虑对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提法。单纯提知识经济不全面,不如回到新型工业化的提法。

  我们正处于工业化阶段,从最落后的农业经济到高科技产业并存,这个时候在技术进步策略上是多样化的,战略也是多样化的。专利二次开发是一个很适用、很切合实际的策略选择,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创新,企业会承受不了,一是不够成熟,二是风险太大,三是后续投资太大。所以自主知识创新这个提法要更客观一些。实现跨越式发展缺乏条件,难度很大。

  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

  从技术引进大国到知识大国

  关于知识与中国发展的关系,统计数字表明,中国还处在资本驱动阶段,市场化进程提高了增长潜力,但知识积累很低。中国进一步发展,靠资本,它的边际报酬在递减,靠制度变迁,也不可能像计划经济向转轨期的变化那样显著,也可能边际收益递减。现在边际收益递增的就是知识。所以中国下一步战略是依靠知识发展的战略。未来中国发展模式是资本驱动向知识技术驱动发展,由经济追赶变为知识追赶,树立新的发展观。

  警惕不要把知识产权战略搞成少数国家精英的战略,中长期科技规划也是如此。不要把眼光只放在高科技、大企业上,普及到普通公众,这才是根本。

  关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框架,确定目标前应首先搞清楚国家是什么发展目标。我国应该成为世界技术引进大国,技术普遍使用的大国和技术发明大国。最后成为知识大国。

  确定一个开放的目标,努力使用全世界的技术,不用分你我,让企业自己去选择。努力建立一个无摩擦、零距离的全球专利系统。

  政府职能应定为公共服务,从这个角度看无论知识产权局或是其他机构,怎么样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和开放条件下,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是整个问题的核心,而不在于去界定政府根本界定不清楚的问题,比如什么技术是核心,什么技术不是核心等问题。不应混淆政府的决策和企业的决策的概念。

  方新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企业是主体 市场作主导 政府来补充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既必要又迫切。原因有三:一是知识成为重要经济来源,越是发达的国家知识在财富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二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走出国门必须遵守国际规则。三是新技术发展特点。上世纪初主导我们工业化的技术,包括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等都是集中的系统的技术,这种技术需要国家大的投资,侵权使用门槛比较高。现在主导技术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等本质是分布式的技术,不一定需要国家大投资,误用的可能性也特别大,知识产权侵权对它发展的制约也特别大。因此,从技术本身发展来讲越来越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体是企业,这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压力,市场竞争的压力;二是动力,长期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三是能力,企业的发展能力。此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主要靠市场的主导作用以及政府的补充作用。补充什么?引导、规范、服务。也就是谋划全局,确定战略重点和战略布局,规范技术交易市场,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

  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关键是怎么运用知识产权,而获得知识产权有多种途径,不一定非是我们自己创新的,不一定非是我们自己从研发开始从头做起的,引进购买也很好。

  关于国际规则和国内保护的问题,政府不应该对企业灌输内外有别的概念,而应该鼓励企业遵守国际规则。要在国际规则制定上要积极参与,然后给我们企业创造空间,这才是从根本上保护国内企业。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随着科技发展相应地调整。除了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内容外,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还应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生物安全等纳入其中。

  方兴东 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

  保护知识产权要讲合理保护

  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我们的利益立场一定要非常鲜明,就是为了国家利益,为了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为了国家利益或者自己企业利益时,要理直气壮。

  不能把知识产权神圣化,使其高不可攀。知识产权战略普及要回到现实本身,反映真实的问题。

  不同意知识经济的基础是产权化的知识。共享和专有之间是鱼和水的关系,被保护产权是很小一部分,共享、自由开放的知识才是最基础的部分,保护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也是其中手段之一。整个IT业包括互联网的发展,真正最活跃的创新不是靠产权保护而是靠共享的,这里面应该合理评估知识产权作用,它是激励创新机制中的一种,而不是最根本的。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应强调知识产权合理保护。面对目前的现实情况,政府怎么帮助中国企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阶段我们的战略核心应该是反围剿的战略,重点是怎样寻求更好的对策、更好的战略,用更低成本引进知识产权,怎样面对纠纷,怎么提供帮助。

  学者也应该站在公众立场思考,不要一味地谈保护。

  吕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

  要与我国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战略应该与我国发展阶段适应很重要,我国处于加速工业化阶段,并且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在技术发展上已经进入到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的阶段。

  关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定位,第一,它是国家的战略。在目前部门分割情况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起到协调部门行动、统一大家思想的作用。第二,它是制度性、政策性和引导性的,还要和其他政策协调,紧密结合。

  战略制定体现的原则和重点,一要保护与发展阶段适应;二是满足最低的标准;第三是我们应该加强知识产权反垄断措施;第四认真了解实际需求和企业的需求,明确我们的战略重点。

  根据调查,企业的需求和应该关注的重点有:一是专利申请的程序复杂;二是寻求保护的成本高;三是企业十分需要知识产权信息和分析工具;四是秀水街等地严重影响我国保护知识产权国际形象;五是应加强中小企业的服务,包括信息咨询等;六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防止在一些政策引导下指标化或者形式化;七是中介机构应该规范化,提高水平。

  张平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首要的是人才的培育

  定位应该定国家优先发展问题。

  我不同意大纲要有防御的定位,防御和进攻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候进攻是为了防御。战略大纲出来之前还要认真做大量的研究报告,学习日本国情咨询的做法。

  中国优先发展战略里面,首要的战略应当是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包括应急人才的速成培训和长远发展的人才储备。如:法律服务人员、法官和审查员、行政执法人员等。在一些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中培养一批知识产权高级人才,扩散到全社会的各个层面

  朱雪忠 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从更高的点看知识产权战略

  关于战略制定和出台的时机,关键看是什么样的战略。如果是要制定一个像日本一样的知识产权立国战略太早了,如果是知识产权救国战略,可能还晚了一点。因此,我们制定战略如果与我们发展实际切实就行了。

  我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既要考虑促进原始创新,更要立足于保护大量的引进和合理模仿基础上的创新。不可盲目地提“知识产权立国”。

  关于定位,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强调的应当是制定政策、建立机制、提供平台和服务、营造环境来促进知识产权的产生、利用、保护等。如果涉及到考核指标,一定要注意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目前,关于专利申请量的排名,就是不大科学的,导致大量的弄虚作假,劳民伤财,在社会上给专利制度抹了黑。

  我们要跳出知识产权的圈子来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注意与国家其他的战略如科技战略、经济战略等方面的融合与协调。

  应该多做超前研究,这是我国在对国际知识产权发展进程中增强影响力的保证。此外,加强我国专利、商标审查队伍和审判队伍的建设,应当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任务之一。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