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杭州有效发明专利拥...  05/01
   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  04/30
   深圳每平方公里发明...  04/26
   中国70项发明斩获日...  04/22
   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  04/18
   第十八届中国发明家...  04/16
   去年安徽省高价值发...  04/11
   可视化收发一体的快...  04/06
   山西交科一项发明专...  04/02
   厉害了!宁波发明专...  03/27
   第27届全国发明展览...  03/21
   贵州省有效发明专利...  03/19
   开鲁县农民发明新型...  03/15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  03/11
   北京:去年每万人口...  03/08
   “工人发明家”的创...  03/02
   中国国内高校和科研...  02/29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02/26
   上海每万人口高价值...  02/22
   2023年安徽省发明专...  02/20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7 7329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在那遥远的地方怎样推开科普之窗2004/10/15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1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所有300余项获奖科技作品中,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就占了近70项,而西部参赛的12个省区市的参赛项目加起来只有近100项,这一数据表明我国东西部学校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如何促进农村青少年的科普发展水平,也正在引起相关部门与专家的关注。
  9月初,本报记者跟随中国科协“农村青少年科普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组赴青海省贵德县做了相关的调研走访,调查发现,科普经费与人才的紧缺仍是制约农村青少年科普工作的主要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是青少年科普工作面临的一个难点。
  现状:农村科普工作困难重重,学校对科普教育几乎无力顾及
  本次调查,课题小组在青海省贵德县选择了10所学校,除了入校走访外,还向10位学校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校在面临着办学经费紧张、缺乏科技辅导教师和升学压力大等困难的同时,主要工作只限于抓好课内教学方面,而对农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几乎无力顾及。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黄河由西向东贯穿境内,自然环境优美,素有“小江南”之称,也是处于青海省中等发展水平的一个县。本次调查所选择的10所学校包括了村、乡、县三级,从整体情况看,虽然这10所学校的校舍建筑质量都比较好,其中很多都是近几年筹资新建的教学楼,但在对办学经费的调查中,有一半的学校都表示办学经费很困难。这10所学校中普遍存在着实验室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其中有5所学校没有任何实验室,有4所学校认为学校的实验室只能够满足教授少部分科技课程的需要,只有1所学校的实验室能够基本满足教学。关于能否为学生提供上网的设施和条件,也只有两所学校表示可以为多数学生上网提供设施和条件,而有一半的学校甚至没有或只有一两台电脑。
  由于条件有限,大部分学校的课外科技活动都很少。很多学校的负责人表示,目前由于办学经费紧张,学校无力为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资金和设施,加之农村的学校面临着更大的升学压力,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将考入大学当作唯一能够走出农村的出路,而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也更增加了工作负荷,没有精力和能力再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贵德中学是一所县级完全中学,已具有近60年的历史,是贵德县办学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该校主管科技教育的副校长李俊告诉记者,贵德中学在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方面具有较长的历史传统,在上个世纪80年代,该校曾开办了气象、无线电、航模、天文、地震观测等一批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其中气象小组曾一度由青海省气象台的专家进行辅导,活动开展的也比较有影响力,但后来由于学校的经费紧张,加之学生面临高考压力,家长对科技活动也并不支持,这些方面的原因都阻碍了科技活动的开展,这些兴趣小组在上世纪90年代被逐渐取消。目前,虽然该校每年的5月份仍然定期开展“科技活动月”,集中组织学生制作标本、剪纸、果蔬栽培等,发动学生结合当地实践开展科技活动,但由于学生、教师和家长对科技活动的积极性降低,并且项目的制作水平层次不高,与当年科技兴趣小组的活动相比较,课外科技活动的水平反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问题:缺乏科技辅导教师,没有科技场馆
  由于科技活动难以开展,被调查的10所学校中仅有少数的一两所学校参加过青海省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而更多的学校教师则表示从来没有接触科技比赛的机会。
  在对制约农村青少年科普发展的问题调查中,很多学校负责人都谈到了缺少科技辅导教师的问题,他们也希望上级有关单位能够为他们提供科普培训的机会。调查问卷也显示,这10所学校近3年来参加过县以上科普培训的教师比率极低,有7所学校表示从没有教师参加过培训,另3所学校也只有1%~3%的教师曾经参加。贵德县科协的负责人表示,县科协既没有经费,也没有指导讲师,所以根本无法开展相关培训活动。而青海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科技活动部主任张晓蕾告诉记者,虽然他们多次考虑过组织省里的优秀科技教师为县乡的农村教师进行科普培训,但也由于缺乏经费而无法进行。张晓蕾说,他们每组织一次活动就肯定会赔钱,如果要在活动通知中注明“费用自理”,那么几乎就没有学校有能力来参加,而青海省又缺乏能够为青少年科技活动提供赞助的企业或单位,因此,关于开展农村教师的科普培训活动也一直很难开展。
  除了缺乏科技辅导教师,农村的青少年也极少有条件和机会到科普场馆或科普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他们只能偶尔看看科普图片展。由于学生无法通过动手实践而领悟创新精神,只能读课本、读死书,使农村范围内缺少科技活动氛围,也造成了农村青少年的知识面狭窄和开放性思维较差。
  贵德县民族中学是一座以藏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来自边远的农牧区,条件极差,甚至个别地区连电视也没有,所以他们的思想比较封闭,开展科技活动的难度也更大。对于在这些学生中开展科普活动,该校校长杭旦加认为上级部门应从教育入手,通过系列的科技活动引导农村青少年了解和掌握科技知识,通过参加科技夏令营或参观科技展览等活动,与沿海地区的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们走出大山和草原,开阔眼界,只有在思想意识上有了大的转变,这样才能使学生们被科技活动所接受。
  思考:寻找适合农村科普发展的道路
  虽然农村青少年的科普工作面临很多困难,但也有一些学校通过努力探索,在自有条件下组织开展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校内外科技活动,这些特色科普活动也为农村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青海省湟中县总寨镇逯家寨学校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了《科技创新》的校本课程,委派拥有多项发明专利的陈澎老师开发校本教材并且授课,系统地进行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学校还不断加强对科技活动的领导工作,组织学生定期参加科技活动,参加人数达100%;学校现有多个科技活动小组开展了多类活动,如组织学生通过对社区资源的参观、访问、调查、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绘画、信息技术等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等。
  而该校的科技活动之所以取得较好成绩,与一些对科技教育有热情、有责任的教师密不可分。他们以自己的科技创新兴趣爱好来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与教师相一致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形成科技创新的兴趣。教师们认为,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实施,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特别是对后进学生。例如:“生物世界”组的同学通过对生物的调查,要求每个同学写调查报告,植物栽培过程,及小论文,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数学天地”、“英语口语交际”组的同学通过数学游戏及英语口语对话,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数学、英语学科的学习。
  此外,在今年5月对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风筝制作与放飞”活动的考察中,“农村青少年科普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副组长、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翟立原也对当地的“低成本”育人的农村科技活动表示了肯定,他认为,农村青少年渴望参与蕴涵现代教育理念的科技活动,但现实家庭经济条件又无法为他们的参与“买单”。就农村学校而言,经费的拮据也使其对投入较高的科技活动望而却步。风筝制作与放飞活动以其“低成本”为广大农村青少年参与科普带来了希望。这应该也必然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农村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主导方向。
  能够找到一些适合农村青少年开展的特色科技活动,为促进农村青少年科普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是“农村青少年科普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的一个主要目标,课题组副组长、中国科协青少部副主任蒙星表示,由于东西部、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在完成这个课题后,课题组将就怎样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开展进行深入研究,在务实的基础上,根据农村现有的条件,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科普活动,这样才能寻找到适合农村科普发展的道路。
  
  背景介绍:今年年初,中国科协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农村青少年科普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该课题的主要目标是为全面客观了解农村青少年科普现状,剖析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总结基层成功经验,提出促进农村青少年科普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此,课题组在全国农村选择了8个县级个案调查点,组织科技、教育专家与中国科协和地方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结合,深入进行专题调查。9月初,中国科协青少年部和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组成调查小组,对青海省贵德县农村青少年科普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这也是继今年5月对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后的第二次调查工作。 (本报记者 麻晓东)     摘自科学网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