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  04/18
   第十八届中国发明家...  04/16
   去年安徽省高价值发...  04/11
   可视化收发一体的快...  04/06
   山西交科一项发明专...  04/02
   厉害了!宁波发明专...  03/27
   第27届全国发明展览...  03/21
   贵州省有效发明专利...  03/19
   开鲁县农民发明新型...  03/15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  03/11
   北京:去年每万人口...  03/08
   “工人发明家”的创...  03/02
   中国国内高校和科研...  02/29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02/26
   上海每万人口高价值...  02/22
   2023年安徽省发明专...  02/20
   创建至少50家发明专...  02/15
   中国展团亮相中东国...  02/09
   “石家庄造”环卫装...  02/03
   2022-2023年“发明创...  01/31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7 7325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诺贝尔奖得主胡贝尔:科学的突破无法预见2004/07/18
    “酶就像机械刀一样,可以把蛋白分子切成片段。”17日,带着一贯的严谨态度,在北京出席“2004生命科学论坛———诺贝尔日”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胡贝尔(RobertHuber)先后在人民大会堂和农业大学先后进行了两场报告。

  科学研究没有捷径

  在前一天下午举行的诺贝尔科学家与媒体见面会上,针对科学研究是否存在捷径的时候他这样回答:"可能有时做实验会比较顺利,或者偶然获得意外的成果,虽然有时候会有运气,但从原则上讲,任何科学上的突破都无法预见,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因为任何创新的技术都需要基础科研作支撑,有了领先的科学研究才可能有先进的技术。”胡贝尔曾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1988年因确定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立体结构而与另外两名德国科学家分享获诺贝尔化学奖。

  胡贝尔说,“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生物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像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组及抗击SARS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如果中国不在生物、医药方面大量投入,那么这方面的发现就会在别的国家完成。而假如没有知识产权,中国的医疗成本就会越来越高。中国应该赶紧抓住机会,要想在生物技术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这位头发酷似爱因斯坦的德国裔生物化学家,17日上午在名为《蛋白质降解的分子机制》的报告中把酶比喻成机械刀分割蛋白质,而在下午的演讲的探讨了细菌对一氧化碳的代谢;前者是医药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而后者对环境保护有着深远的意义。

  最崇拜父母

  现年67岁的罗伯特?胡贝尔出生在德国一个普通家庭,他在自传中写道:“我爸爸是个银行出纳,母亲在家照顾孩子,我和我的妹妹在二战时期的一项任务就是:在防空掩体中不停地寻找牛奶和面包。”

  面对中国农业大学报告厅中近千名莘莘学子,他回忆了童年的经历,“我最崇拜的人是我的父母,他们受到的良好教育和优良品格影响了我。”他说他自幼对化学很感兴趣,“在纳粹时期,我很少能接触到化学,10岁的我央求妈妈给我买关于化学方面的书。那时候一个星期才能有一节的化学课让我兴奋不已。”胡贝尔的嘴角露出了微笑,似乎还沉浸在化学课的“甜蜜回忆中”。

  “我现在是大一新生,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您的建议是什么?”面对农大一名女生响亮的提问,胡贝尔这样回答:“我有切身体会:看好书、选好学校、有好老师,这就是我的成功之路。”

  愿意做桥梁

  “从事你所喜欢的事业,这样比较容易成功。”如他所言,1956年,他进入慕尼黑科技大学攻读化学。20世纪60年代初,他研究及解析了一种昆虫激素及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以后,便被原子结构研究功能以及晶体学深深吸引,并在德国较早地开始了蛋白晶体学的研究。

  30多年来,胡贝尔在蛋白晶体学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中作出了大量重要的成果,解出了约500种重要的蛋白晶体结构,发表了上千篇学术论文,成为蛋白数据库的最大投放者,第一个解决了膜蛋白复合物结构。2003年10月13日,胡贝尔教授被北京大学聘请为名誉教授,他同时还是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分子生物学杂志》等重要学术期刊的编辑。

  “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努力,一定会使国际上更多的科学家知道中国科学界的研究成果。”胡贝尔说。

  他曾经明确表示:“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上的地位都很重要,欧洲也有很好的文化,我可以成为马普、德国,甚至欧洲其他国家与中国沟通的桥梁。”

  这一次,他结束在北京的交流活动后将马不停蹄地到云南开展生物多样性考察。

    来源:《科技日报》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