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3年5月31日 星期三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  04/16
   首届中国软件创新发...  04/15
   江苏省十四条措施点...  04/14
   长三角创新一体化能...  04/13
   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  04/12
   北京市千余家创新主...  04/11
   创新之光点亮学子理...  04/10
   8118个创新创业项目...  04/09
   沅陵全力以赴打好科...  04/08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提...  04/07
   “35岁以下科技创新...  04/06
   创新长沙 发力“环境...  04/05
   推进“五小”创新,...  04/04
   32项举措助力郑州建...  04/03
   宜昌举行科技创新大...  04/02
   济宁:激发创新活力...  04/01
   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创...  03/31
   上海加快实施创新驱...  03/30
   2023中国经济增长点...  03/29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里...  03/28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3 7254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生物化学方法结合 新疆科学家研发新型治沙方2004/06/24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24日电 (王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透露,新疆科研人员正在研究用新型治沙方式来防治荒漠化。这一项目预期将开发研制出生物化学防沙固沙新材料1-2种,应用于年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下的沙漠植被恢复和沙害防治,并比化学固沙材料的成本降低30%。

  过去,新疆多采用生物措施和机械防护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理沙害,最普遍的是在沙漠边缘或工程沿线植树种草,在树木未成林前,设置一些草方格或栅栏来阻击流沙的侵袭。

  由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员担纲的这项研究将运用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治沙。它将利用荒漠地表蓝藻、地衣、苔藓和高分子固沙剂在沙漠表面产生人工结皮,给流沙套上一个"紧箍咒",使之固定下来。

  据科研人员介绍,最新研究发现,在新疆北部沙漠中分布广泛的蓝藻、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和微生物都有结皮固沙的特性,其耐旱性要比树木和草类强得多,它们在无水的条件下也能存活,一遇到水就长得十分茂盛,它们被誉为大自然的拓荒者,治沙成本比树木和草类更低。用化学方法来治理流沙见效快,而用生物措施治沙效果持久。新疆科研人员希望能将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快速地固住流沙,又要固沙持久。   来源:新华社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