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李冶 (十八)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李冶 (十八) 发布于:2015/12/28
    李冶这段话的意思是:从技艺用于实际来说,圣人所作的礼和乐也可以 看作是一种技艺;从技艺中包含有自然规律 (即“道”)来说,工匠使用的 工具也是圣人所赞赏的。从李冶的这段话再联系庄子上述的说法,他受庄子 思想的影响是一目了然的。很明显,他的真实想法是认为数学这种技艺也是  “道之所在”,也应该受到尊重。
      李冶还认为,数虽然奥妙无穷,却是可以认识的,他说:
       “谓数为难穷,斯可;谓数为不可穷,斯不可。何则?彼其冥冥之中, 固有昭昭者存。夫昭昭者,其自然之数也。非自然之数,其自然之理也”。
      李冶的这种思想,也可以从老、庄学说找到渊源。如庄子说:“夫昭昭 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尊,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李冶正是由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才能进一步指出:“数一出于自然, 吾欲以力强穷之,使隶首复生,亦未如之何也已。苟能推自然之理,以明自 然之数,则虽远而乾端坤倪,幽而神情鬼状,未有不合者矣。”
      李冶不仅有比较先进的哲学思想,而且能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进行顽强 的科学研究。他在桐川著书时,居室十分狭小,甚至常常不得温饱,要为衣 食而奔波。他却以著书为乐,从不间断自己的工作。
      李冶有一个学生叫焦养直,后来做到集贤大学士,他回忆他的老师说:  “虽饥寒不能自存,亦不恤也”,在“流离顿挫”中“亦未尝一日废其业”,  “手不停披,口不绝诵,如是者几五十年”。另外,他还善于去粗取精,批 判地接受前人知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学有三,积之之多不若取之 之精,取之之精不若得之之深。”
      李冶这些优良品质,都是他在学术上取得杰出成就的重要原因。
      李冶所处的封建社会中,数学不受重视,但是他却执着地追求真理,他 在《测圆海镜》序中说:“览吾之编,察吾苦心,其悯我者当百数,其笑我 者当千数。乃若吾之所得则自得焉耳,宁复为人悯笑计哉?”
      李冶不仅学术精深,而且致力于传徒授业,对学生循循善诱。
      公元1279年,李冶卒于河北元氏,享年88岁,谥号为文正。
      后人盛赞李冶:“导掖其秀民,仁之者也。其徒卒昌于时,孰不曰文正 公所作成也。”      李冶以自己的毕生心血,在中国科学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被人们深 深怀念着。
      焦养直,就是“其徒卒昌于时”中的一个。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