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切莫忽视失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创新切莫忽视失败 发布于:2015/03/20
    一位美国知名统计学家曾受军方委托提出完善军用飞机的护甲方案。军方的统计表明,军用飞机遇袭较多的部位是机翼、机身中央和尾翼,因此大多数人建议主要加固这些部位。这位统计学家就问这些数据的来源,军方说是根据战场上返回的飞机统计出来的。统计学家立刻指出,这恰恰说明飞机的这些部位不是致命的,因为飞机这些部位遭遇攻击后仍能返航,而那些其他部位遭遇攻击的飞机则根本没机会返航。由此,这位统计学家的建议,是在除了机翼、机身中央和尾翼外的部位进行加固。
  这个故事给只看事物表象的惯性思维又提了一个醒,同时也能启迪人们对创新的深层理解。为什么这么说?故事中的返航飞机,就好似成功的创新。尽管伤痕累累,但还是成功闯关,在激烈的竞争中幸存。但审视这些成功的创新,如果只盯着这些成功创新上的伤痕,则很难找出创新真正的短板。因为和成功的创新者一起竞争的失败者,根本没有机会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也就容易给大家制造一层迷雾,只去解剖成功者,而忘记了创新中的失败者实际上更值得研究,因为那里才是实现成功创新真正需要重视的地方。
  实际上,创新的成功如果没有一大群失败者前仆后继也很难实现。因为创新是向未知领域的探索,必然是一个由众多失败所累积起来的结果。从创新的源头开始,为了获得对事物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发展规律,不知要经历多少失败,产生多少错误。而正是有了这些失败和错误,才逐渐收窄了抵达真理彼岸的路径,拉近人们和真理的距离。到了成果商业化的阶段,更是充满了失败的风险。当年,中国率先在世界上推出VCD,这个改变人类视听时代的伟大产品却最终走向失败,但也带来了以后大批的电子视听产品在它的废墟上昂首阔步。所以,很多时候,人们研究创新,不是告诉你成功的案例,而是讲失败的例子,告诉你如何才能规避创新的陷阱。
  如今,中国正在迈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也是期盼创新成功最迫切的一个时期。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如果还是坚持长期以来形成的报喜不报忧的做法,甚至表现出好大喜功的情感冲动,难免会在创新的关注上只重视成功而忽视失败。这样的做法,一是会模糊对创新真谛的理解,认为创新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久而久之必然对创新所面临的多种复杂因素和变化的多种形态缺乏深刻理解;二是会让人认准创新一定就是成功,对于无法预期成功的创新缺乏热情,长此以往就会直接削弱创新的精神动力。社会上敢冒风险的人越来越少,追求稳稳当当的人越来越多,哪里还会有创新的土壤呢?
  “失败是一种祝福,而不是诅咒。”这是一句国外企业界流行已久的俗语,也希望创新者们能坦然面对失败、正视失败,学会如何从失败中汲取成功的力量。作者:王晓松 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