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企业创新力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企业创新力 发布于:2014/12/07
    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科技工作的明确指示,也指出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过改革开放36年的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如今“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产品行销世界每个角落。然而,“大而快”的另一面是大而不强、快而不优,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不可持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当前,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对于“保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低成本优势逐渐削弱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形势的常态化,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时代也已逐渐过去。当前,我国人口红利减少、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持续多年的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正逐步削弱,需要培育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新的竞争优势,实现竞争优势的转换。
  国际资本是以低成本为流向的。以前跨国企业纷纷进入中国,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生产要素最廉价的国家之一。今天,我国的生产要素成本升高,资本就会流向其他国家。当前,一些对成本敏感的企业已经开始向东南亚等地转移。从中长期看,我国低成本优势削弱的趋势不可避免。只有通过强化创新,牢牢掌握核心技术,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是关系到我国产业中长期竞争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2、技术瓶颈问题日益突显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业化模式提出了挑战。确定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从过去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转向创新能力、技术和管理优势,知识产权成为重要的竞争工具,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发达国家不但以强劲的技术创新能力控制了绝大多数行业领域的科技制高点,而且利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等手段,加大了对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的保护力度。我国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将越走越窄,企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压力和冲击将日益加大。要扭转这种局面,根本出路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3、增强创新力方能稳增长
  目前,无论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处于经济增长乏力状态,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极大。因此,必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才能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的进出口增长只有1.2%,这也表明中国企业不能过度依赖发达国家市场。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创造出新的发展空间,才能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占据市场。企业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才能寻求到新的发展机会。
  1、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虽然近年来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有大幅增长,但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较薄弱,远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据统计,全国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仅为0.74%,大中型企业仅为0.93%,远低于发达国家2.5%至4%的平均水平。而且,对于新产品的研发也更注重短期项目,而对长期性的、有市场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则很不够。
  2、科技人才匮乏,培训投入少
  如何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智造”关键在人才。由于我国企业技术人员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社会上“发展不如去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赚钱不如去跨国公司”的思想十分普遍,急需人才“招不来、留不住”成为困扰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最大障碍。科技人员的不足与流失,无疑会大幅削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大量的人才投资是人才开发的重要条件,目前中国企业对人才的投资严重不足。以国有企业为例,相当多企业只是象征性地拨一点教育培训费,部分尚有能力投资的企业却放弃或者准备放弃岗前或中长期的教育培训。
  3、对外技术依赖问题严重
  如果说过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力来占有殖民地的资源,那么今天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利用技术手段来控制国际资源配置。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资本、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更加普遍,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而我国企业对外部技术依存问题严重,大部分企业依靠引进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
  4、知识产权制度尚未建立
  尽管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居世界前列,知识产权事业经过多年发展也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知识产权制度尚未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建立起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数量仍然较少。
  1、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在全社会培育和发展一种“崇尚创新,尊重知识”的创新文化。文化是制度和秩序的基础,它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保持社会认同,形成社会共识,影响个人行为。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热衷于创新的社会文化对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会有更高的价值判断,相反,一个缺少创新文化的社会,将低估甚至否定创新的价值。
  2、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才能解决经济与科技的脱节问题。企业应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加大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力度,为技术创新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各种研发机构的作用,培育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奠定必要的制度基础。
  3、加强科技队伍建设,营造有利政策氛围
  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使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此外,还要加大对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改善对高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发展创业风险投资,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氛围。
  提高创新能力是现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当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转型期,也是中国企业从世界产业链低端向高端提升的关键期。只有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牢牢掌握核心技术,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者:伍湘 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