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要防“科技迷信”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网络时代要防“科技迷信” 发布于:2014/10/12
    云南鲁甸县发生地震后,一条“为灾区祈福”的链接在朋友圈里流传起来。只要输入个人信息,就会在朋友圈里显示出一条链接:“我叫××,我来自××,我是第××位为灾区祈福的人”。根据链接页面上的信息显示,至少有超过5000万人参与。然而,没想到这个所谓的“祈福链接”实际上是一个广告链接,而且还诱导网友下载软件,从而获取网友的通讯录。
  打着为地震灾区人民祈福的名义做商业推广,这无疑是一种不道德的做法,有“发国难财”的嫌疑。而更加令人气愤的是,如果微信用户不小心点击链接,还极有可能泄露个人隐私。按照业内人士的提醒,这类诱导网友下载的软件存在各种风险,有时会导致侵财诈骗行为,让网友蒙受经济损失。
  实际上,随着网络、手机的普及,类似这样利用各种经过伪装的信息或网络链接进行商业推广和非法诈骗的现象层出不穷。在这个“为灾区祈福”的链接中,对方充分利用了云南鲁甸地震的社会关注度和公众的同情心,给自己的商业网站打起了广告,而很多时候,一些无良商家会在这条道上走得更远。比如很多网友和手机用户都有过这样的遭遇:某天接到一条短信、微信或是发在各种QQ群、微信朋友圈里的信息。信息内容是只要转发了这条信息的人,就可以发大财、走好运,如果看见了不转发,那么自己或家人就会遭遇大难或倒大霉,有时甚至带有恶毒的诅咒字样。
  这类信息和“为灾区祈福”链接在性质上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为灾区祈福”单纯利用了网友的同情心,而以上这些信息则是对网友“软硬兼施”,逼网友就范。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网友都抱着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觉得反正转发一条信息也用不了多少流量,花不了多少钱,所以顺手就转了。而你也转,我也转,最终就带来了这类信息病毒式的传播。
  殊不知,这正是推出这类信息的商家或个人所期盼的。不管是一些商家为了商业推广在信息中嵌入了软广告,还是一些不法分子在里面植入了病毒木马,它最终都会造成网络流量等各种资源的巨大浪费,甚至侵犯用户的合法权益,带来财产上的巨大损失。
  这些病毒式信息的出现,就像是封建迷信活动,它利用的是公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理。这种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的“科技迷信”,可以说有害无益,隐患多多。对此,在期待公安部门和电信部门加强监管,期待科技公司加强监控之外,网友们也必须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多点文明与科学意识,不要上了各种“科技迷信”的当,不但免费帮一些无良商家打工不说,还可能损害个人利益。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作者:苑广阔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