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从勇于自我突破开始 |
发布于:2014/08/05 |
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英国皇家海军有一次招考雇员,口试题目为:“在一个大风雪的夜晚,你开着一辆车,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在等车。一位是快病死的老太太、一位是救过你命的医生、一位是你梦寐以求的情人。你会载哪一位?说明你的理由。”载老太太,因为救人第一?载医生,因为知恩图报?载情人,因为可能一辈子再也碰不到?200多位应征者,最后录取的那位没有申论说明,只有答案:“把车钥匙给医生,让医生载老太太去医院,我留下来陪梦寐以求的情人等车。”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是最好的答案,但是居然没人能事先说出同样的答案。是因为我们思维习惯受限制,还是因为我们把持原有的利益,不愿放手?我没有考证文章的真伪,但为文中接近于智力游戏题的答案拍手叫绝,更为答案体现的人生智慧而折服。 反观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知识的建构、理念的更新、行为的提升,都是在自我的不断突破中实现的。打破已有的框架,突破传统的思维,这就是创新,就是进步。生活中,我们往往把持原有的习惯、思维、利益而不愿放手,突破自我就是改变原有的思维、习惯和方式。 改变一个视角,发现一个新天地 有一位年轻妈妈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我们往往以成人的视角看待问题,教育中为教不会、学生不理解而苦恼甚至发火。我们几时蹲下身子,以平视的目光看问题?心中有爱心,眼中有学生真的很重要。教学中“备”学生,教育中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换位思考,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础。 韩国电影《春去春又来》有这样一段育人故事:小和尚调皮,将负重缚于小动物上。老和尚智慧,将小和尚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静观无语。他没有简单地说教,而是以类比的方法创设情境,晚上用石头绑缚在小和尚身上。晨起,小和尚要求解下石头,老和尚让小和尚自己反思昨天的所作所为,让他先解下缚于小动物上的石块。老和尚说:“如果小鱼、青蛙、小蛇有一物死了,你会在心口一辈子放着一块石头。” 小和尚发现除了青蛙,小蛇和小鱼都已归西,顿生悔意,开始顿悟人生。老和尚的育人智慧在于:对于调皮小孩的无知,没有横眉怒目,没有喋喋不休,而是默默注视,巧妙引导,让他自己慢慢地感悟、体悟直到觉悟!这也正是我们在教育中所亟需的智慧哲理。 改变一种思维,开辟一片新天地 有一位深具慧眼的大师,云游到某处,应弟子之约去移一座大山。诵经毕,山岿然不动。在众人愕然之际,大师朝山走去,用力大喊:“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对待问题,有时换一种思维去看待,或许就能走出困境。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关心每个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展现学生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为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潜能和特长搭建舞台。 改变一种习惯,走出一片新天地 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字数500字。一学生写了300字,且字迹潦草,但有的地方写得有新意。老师没有简单地打60分,而是95-20-15=60,并且写上:内容新颖,有创新精神,给95分;字数不够扣20分;字迹潦草扣15分。虽然还是60分,但对这个孩子鼓励却不小,并指明孩子今后努力方向。学校无小事,时时处处皆教育,细小之处见智慧见艺术。 教师批评学生常常是用两个不需要回答、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进行的:你是不是不想学了?你是不是想混下去啊?那你为什么犯错误?这样的问话往往就偏离了教育的初衷,你的“苦口婆心”往往将学生推向对立面。批评学生是让学生从错误的事件中获得生命成长的经验。偏离了这个根本,一味教训学生的结果往往是不欢而散。如果我们能改变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习惯,如果我们能改变只埋头苦干不抬头看路的习惯,如果我们能改变只想管而不会理更不懂经营班级的习惯,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走出一片新天地。 改变一种心态,打开一扇成功之门 一个人想知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他先来到地狱,地狱的人正在吃粥,但奇怪的是,一个个面黄肌瘦,饿得嗷嗷叫。原来他们使用的勺子有一米长,虽然争先恐后盛粥往各自嘴里送,便因勺子比手长,就是吃不着。“地狱真悲惨呀!”这个人想。然后,这个人又来到天堂。天堂的人正好也在吃粥,一个个却红光满面。但奇怪的是,天堂的人使用的也是一米长的勺子,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互相喂对方。天堂和地狱拥有相同的食物、相同的工具、相同的环境,但结果却大大不同。因为天堂和地狱的差别,仅在于做人的一念之差:心态不同,就造成了完全不同的结果。俗话说:助人者,人恒助之。一人一个苹果,交换后还是一个。一人一种思想见解,交换后就有了两种见解,就可以更加全面地去思考问题,取得更大的进步。当我们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取得了进步之后,再回过头来,也许会惊叹:原来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啊! 书法、绘画都讲究“留白的艺术”。管理中我们往往追求即时性,希望立竿见影,马上生效。而教育则是慢的艺术,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长期耳提面命,需要迂回而非直线。我们不能期望一次提醒就把孩子的问题改掉,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给予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要学会等待。 (本文作者系无锡市堰桥中学副校长)来源:创新时代 作者:高静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