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科学史上的巨著——《梦溪笔谈》团练副使只不过是一种兼衔空名,从此之后,沈括所挂的也都是空职虚
衔,只能得到少许俸禄聊以度日。所以宋神宗贬谪沈括的诏书,实际上是宣
告了沈括政治生涯的终结,这对沈括可以说是一“祸”,但正是此祸,使得
沈括有了精力抛开繁杂的政务,深入到科学研究中去,留下了不朽的科学巨
著《梦溪笔谈》,这对于我国文明史来说,是一大“福”。
沈括被贬谪后,名义上是均州团练副使,实际被软禁在随州(今湖北随
县),失去了人身自由。他借住在一个寺庙内,举目无亲、孤独寂寞,朝夕 只能与纸笔为伴。直到三年后的元丰八年(1085 年)宋神宗死后,新即位的 宋哲宋大赦天下,沈括才得以离开谪居地随州,来到了离家乡很近的秀州(今 浙江嘉兴)。这里的乡土亲情使得沈括从深深的孤寂和苦闷之中解脱出来, 专心投入到一项既利国、又利民的工作之中,这就是编制了一套《天下州县 图》。
早在十年前,他还在三司使任上时,就奉旨编绘一部新的全国地图,但
繁冗的政务使他无法全力以赴进行这项工作,因此一直没能完成,不过沈括
一直没有放弃这项工作,即使在被谪随州的日子里,他也随身带着以往收集
的图稿,不时加以研究。这时,他可以集中精力来实现自己的夙愿了。经过
广征博引,参考大量的资料,又用了两年时间,他终于绘成《天下州县图》。
这套地图包括大图一幅、京城图一幅、诸路图十八幅,包括了当时北宋
所管辖的全部地区。在制图技术上,沈括所采用的方法是很科学的。他继承
了我国传统的“制图六体”,即六项制图原则:分率(比例尺)、准望(地
理位置)、道里(实际距离)、高下(地势高低)、方斜(地形状况)、迂
直(道路曲直),并有一定的发展。比如:在他之前,地图绘制都是用八个
方向来定位,而沈括则采取了二十四个方向。这样就使地图的精确度大大提
高,提高了古代制图学的水平。 沈括编绘完成《天下州县图》后,在元祐三年(1088 年),将地图献给
朝廷,得到了嘉奖,宋哲宗解除了以前对他的人身限制,允许他可以自己选
择居住地点。沈括便以秀州迁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的梦溪园,此时沈括
已经五十八岁了。
梦溪园座落在润州的东郊,它是一处风景秀丽的田园。园内翠竹成林、
郁郁葱葱;梦溪泉水,碧绿澄彻,叮叮咚咚向前奔去。沈括闭门谢客、潜心
著述,在书房中摆满了各种书籍资料。在这里,沈括将自己的一生见闻,科
学研究所得汇集成一部著名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此外,他的《长
兴集》、《良方》、《忘怀录》等几十部著作也是在此完成的,可惜的是大
多已经佚亡。
《梦溪笔谈》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的著作。它是沈括毕生科学研究的结
晶,它有着广博的内容、独到的见解,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在
自然科学方面的辉煌成就,也反映了沈括的经世之才和博学多知。《梦溪笔
谈》共三十卷,其中包括《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全书分为故事、
辩证、乐律、象数、官政、人事、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
异事、谬误、讥诈、杂志、药议共十七目,六百零九条。书中内容涉及到自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梦溪笔谈》记载了许多宝贵的自然科学资料,包括了天文、地学、物
理、化学、生物医药、工程技术等各方面内容。
在天文学方面,其中有一条关于常州陨石的记载,内容是这样的: “治平元年(公元 1064 年),常州日落的时候,忽然从天空中传来一阵
雷鸣之声,一颗几乎和天空中月亮大小相似的星星,在天空的东南出现了。
很快,人们听见“轰”的一声,这颗星坠落了,地点是宜兴县一个姓许人家
的花园中,远近的人都看见这里亮光照天,并着了火,把许家园子的篱笆都
烧坏了。等到火焰熄灭后,发现地面有个杯子大小的洞,入地很深,往下望
时,发现星就在里面,火光荧荧,许久才逐渐暗淡,但还热得不可挨近。又
过了很长时间,等星不热了才把地洞掘开,在深三尺多的地方,发现一块圆
石,大小和拳头差不多,一头略微尖锐,颜色黝黑似铁,重量也如铁一般。”
一条不长的记录,把陨石坠落时间、地点、过程和陨石的形状、比重作
了完整而科学的描述,这在世界天文史上也是罕见的优秀纪录。
在气象学方面,《梦溪笔谈》中的一条,记载了海市蜃楼这一奇异的自
然景观,文中记述到:
“登州(今山东烟台)海中,在天空中不时出现如同宫殿、城墙、人物、
车马、市集等情观的云气,十分清楚,当地人称之为‘海市’。有的人说这
是海中蛟龙吐气而形成的,我认为这不是‘海市’形成的原因。欧阳修当年
路过山东高唐县的时候,也发现过类似的现象,并详细地记载下来,他也看
见了人物、车马等景观,与我所见的大致相同。”
现代研究证明,海市蜃楼现象的形成,是因为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
层时,发生了显著的折射现象,从而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而形成各种奇异
景象,它常发生在海上和沙漠地区。对于海市蜃楼这种复杂的大气光学现象,
沈括当时虽然还无法加以科学的说明,但他不相信这是由蛟龙吐气所成的无
稽之谈,这种态度是积极的。
在地质学方面,书中对于海陆变迁、流水侵蚀、地震等现象均有记述,
有一篇关于古生物化石的条文对现在的科研也有启发:
“最近延州(今陕西延安地区)永宁关有一段河堤塌陷,深达几十尺,
在下面发现了一片竹笋林,共有几百根,它们根茎相连,此时已经成为化石
了。这时正好有皇宫内物人员路过,发现这种奇特的东西,就取走了一些准
备献给皇帝。我感到很奇怪,延州这个地方一向不出产竹笋,而此物被深埋
在地下,也不知到底是何物。难道是在上古时代,此地气候温暖潮湿而且地 势低下,条件适宜于竹子的生长?在南方婺(wù)州金华山有松树、桃核、 芦根、鱼、蟹等物的化石,但是当地原产这些东西,所以发现它们的化石也 就不足为奇了。然而,竹笋在这样深的地中是不可能生存的,当地也不出产 此物,所以我认为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
沈括通过对延州化石的研究,提出了当时地处高寒,不宜生竹的延州可
能在上古进代,地势低平、气候温湿而适宜竹的生长的见解,虽然沈括所说
的化石并非竹笋化石,而是新芦木化石。但他的这种根据化石来研究古代地
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方法,至今仍为科学工作者所广泛运用。
在物理学方面,《梦溪笔谈》也保留了声、光、乐理等许多分枝学科的
资料,比如有一条记载了一次特殊的雷电现象:
“内待(官名)李舜举家曾遭到过暴雷的袭击。当时雷劈到了西屋,有
一火球出现在窗内,跃入屋中,在场的人都认为屋子就要被焚毁,赶快都逃
了出去。等雷声停止后,人们发现屋子好好的,但墙壁和窗户纸都变成了黑
色。屋中有一个木柜是存放各种器具的,其中有带银饰品的漆器,银都化成
熔液流到了地上,而漆器却连一点焦灼的痕迹也没有。还有一把宝刀,用精
钢制成,极为坚硬,然而在刀鞘中化成了钢水,刀鞘却完好无损。人们常说
要着火必定先烧草木,然后才能溶化金属。但这次却相反:金属器物都被烧
化,草木却毫不受损,这真是一件怪事啊!佛书上说‘龙火遇上水会烧得更
旺,人间的火遭遇水就会熄灭’,这句话真是有理。人们能够明白许多事,
但有的事要用一般的看问题的方法去推测它,是无法得到正确答案的。”
这段文字所反映的,实际上是一次高频感应放电现象。限于当时的认识,
沈括不可能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故而连博学多知的他也对此现象发出了力
所不能及的感慨。
在化学方面,有关于石油的资料记载可以为其代表:
“鄜延境内有石油,从前说延水东岸有石脂水,指的就是这个。石油产
于水边,与沙石,泉水混杂在一起,缓缓地从地里冒出来。当地人用野鸡的
尾羽把它沾起来,采集后放进瓦罐里,很象纯漆。它燃烧的时候象麻一样,
但烟很浓,把帐篷都熏黑了。我想它的烟也许可以利用,就试着把它燃烧后
附在物体上的烟煤扫起来,集中到一起用来制墨。没想到用它制出的墨又黑
又亮,象漆一样,连松木烟灰制作的墨也赶不上它,于是就用它做了许多墨,
在墨锭上以“延州石液”四个字作为标记。石油制品在今后一定会大大推广
的,现在就从我做起吧。我认为,石油数量非常多,蕴藏在地下没有穷尽,
不会象松木那样有时会枯竭。现在山东一带的松林已经采完,就连太行山、
京西、江南一带有松树的山,现在大都也都光秃秃的了。制墨的人还都不知
道石油燃烧时产生的油烟对制墨有很大好处。石炭(一种烟煤)燃烧时发出
的烟也很大,会把衣服熏黑。我高兴地开玩笑做了一首《延州》诗:“二郎
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沈括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石油”,并利用石油烟灰制墨的人。早
在九百年以前,他就根据延州一带人民采集、利用石油的情况以及古代文献
的记载,作出了“石油数量非常多,蕴藏在地下没有穷尽”的论断,并且大
胆预言石油会在未来的世界上广泛推广使用。今天,我国丰富的石油资源的
开发和利用以及石油在世界上占有的重要地位,不能不让我们佩服这位大科
学家的远见。
在生物医药学方面,《梦溪笔谈》对动植物的地理分布、形态描述和分
类,生物的生理、后生态现象,药物和药理作用,古生物学等方面做了大量
的忠实记录。比如《采药》一文:
“古法认为:采草药应在二月、八月(此处及下文均指农历),这很不
恰当。二月时草已经开始发芽,八月时草苗还没有枯萎,这仅仅是有利于采
药者辨认,对于药材的质地来说,在二、八月采则未必是好时机。大凡用植
物根部入药的,应该采多年生草木植物的隔年老根,时间应是在它没有茎叶
的时候,因为这时植物的所有养分都集中在根部,所以此时药性最强。要想
验证这种说法,可以用芦菔、地黄等药物为例,如果在没有茎叶的时候采摘,
根就会饱满而分量沉;反过来,根就会空虚而分量轻。那些不用隔年老根的
药用植物,应等到它已经长成但还没开花时采摘,因为此时根已经长足而且
没什么消耗。比如紫草,没开花时采,根色鲜艳;花开过后再采,则根色灰
暗,这便是采药时节不同,药材质地也不同的验证。
用叶入药的,应在叶子刚刚长成时采集;用芽入药的,应在芽刚长足时
采集;用花入药的,应在花刚刚开放时采摘;用果实入药的,应在果实成熟
时采摘。此上种种,都说明采药之事不能限制时间。其主要原因是:土壤的
温度和湿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气候也有着明显的寒暖变化。比如平地花
开是在三月,而深山中则要到四月才开,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游大林寺》一
诗中说道:‘在一般的地方四月就花落了,而这时山中寺庙的桃花才刚刚盛
开,’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低不同所引起的。
再如筀(guī)竹笋有二月发芽的,有三、四月发芽的,还有的直到五月才发
芽,这就是晚筀了;稻子有七月成熟的品种,有八、九月成熟的品种,还有
直到十月才成熟的晚稻品种。同一类植物却有着不同的生长成熟期,这是各
种品种的物性不同而引起的。两广地区的小草,就是到了冬季也还是绿油油
的;而中原地区的高大乔木,一到秋天就落叶纷飞。南方的桃树、李树在冬
季也能结实;而北方的桃树,李树则只有夏天结实,这是各地气候不同所导
致的。同一块田地的庄稼,则是先浇肥灌溉的部分先发芽;同一个山坡种的
树,却是后种的后结果实,这是人力不同所造成的。难道这些都能限制在某
个固定的月份吗?采药不能按古法行事,就是这些道理。”
沈括在本文中驳斥了把采药时间机械地规定在二、八月的旧法,主张采
药的时间,应根据不同的用药要求而有所变化;同时还指出植物的生长又受
地理、地势、气候、人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因地因时制宜。这种见
解充分体现了他所具有的朴素辩证思想。
在工程技术方面,由于沈括从小对科学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长期耳闻
目睹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故经他之手留下的科技资料很多,有的更是独一
无二的珍贵科技史料,比如有关活字印刷的记载,其文如下:
“用雕刻版印刷书籍,唐代时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从五代的冯道用雕
版印刷五经开始,以后的书籍,都是用雕版印刷的。到了本朝庆历年间(公 元 1042—1049 年),有平民毕升,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的办法是用胶泥 刻字,其深度如铜钱的边缘,每个就是一小印,用火烤的方法使它坚硬。事 先准备一块铁板,上面用松脂腊和纸灰之类的易熔物覆盖。当要印刷的时候, 就把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再排满活字,这时就是一版,把版拿到火上烘烤, 等易熔物熔化时,就把书版放在上面,印出的字十分工整。如果只印几本, 是感觉不到方便之处的;但如果印几十本及至成百上千,那就会觉得印速飞 快,效率极高。
印刷时,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印刷的时候,另一块就用于排字,这样,
当第一块板刚印完,第二块板已经就排好字等着了。如此交替使用,印书速
度极快。每一个字均有几个印;至于‘之’、‘也’等常用字,多达二十几
个印,这样就解决了一板之内重复用字的问题。至于那些暂时用不着的字,
就按音韵分类存放到木格子中。如果遇到未曾准备的生僻字,马上就能刻出
来。
那为何不用木头来刻活字呢?主要原因是木材的纹理有疏密,沾上水就
会显现出来,而且还会与易熔物粘在一起不好拿下来。不象用胶泥活字印刷
完毕后,再用火把松脂和腊烤化,用手轻轻一拨,活字就从铁板上脱落,一
点也不会沾连。毕升死后,他的活字印就被我的子侄们得到了,保存至今。”
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其发明者毕升的名字能留给我
们后人,就全靠《梦溪笔谈》的这段吉光片羽。毕升创造的活字印刷是印刷
术上的重要革新,它早于欧洲四百多年。
除了丰富的自然科学资料之外,《梦溪笔谈》也记载了很多珍贵的社会
科学资料,内容涉及到当时的政治、官制情况、以及历史学、文字学、书画
学等各个方面。有许多条目反映了当时北宋社会的现实情况:臃兵冗政、官
员贪污成风、人民生活贫苦,而身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却认为天下太平而经
常大宴群臣。《梦溪笔谈》中许多有关典章制度的记载,可以作为正史的补
充,比如:他任职过鄜延路的经略使,在《梦溪笔谈》中就针对于经略使一
职的职权、隶属关系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说明。
在这本书中,沈括用了不少篇幅记下了当时为统治阶层所看不起的布衣
平民,及他们为社会所做的巨大贡献。比如前面讲过的盲人卫朴修历,布衣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以及被人们誉为“造班鲁班”的巧匠喻皓兴建灵感塔,
水工高超巧合龙门的事迹等等。
《梦溪笔谈》的另一部分重要内容是记载了沈括本人的科学研究成果。
主要有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学的分支学科如:声学、光学、磁学以及其它
学科的珍贵资料。
在数学方面,沈括首创了“隙积成”和“会圆术”。在对数学几何学进
行研究的过程中,他发现《九章算术》中,所用来求圆柱、圆台堆积体积的
“刍童术”不很准确,因为“刍童术”实际上是用来求长方台体积的公式,
而圆柱、圆台的堆积体积是有空隙的,它的实际体积与中间没有空隙的长方
台体积显然不相等,所以借用“刍童术”来计算圆柱、圆台的堆积体积当然
就很不准确。然而一千多年来,由于没有找到实际的计算公式,人们就一直
采用这种不精确的计算方法。沈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推导,发明了一个新
的计算公式,称之为“隙积术”,实际上就是高等数学中的高阶等差级数的 求和公式;设一堆积体的上下宽为 a 和 c,上下长为 b 和 d,高为 h,依照《梦
溪笔谈》的原文所述的计算法译为现代数学公式就是:
体积 = hb[(2a d)a (2d b)c] hb (c a)
这个公式直到六百年后,才被西方数学家所认识到。
“会圆术”就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来求弓形的底(或称弦)和 弓形弧的方法。如设已知圆的直径为 d、弓形的高为 h,则沈括的计算公式就 是:
弦长 = 2 (d2)2 (d2 b)2 弧长 = 2bd2 C
其中弦长公式可用于勾股定理的证明,弧长公式则是我国数学史上第一
个求弧长的近似公式。
除了“隙积术”和“会圆木”之外,沈括在天文学计算问题上曾经提出
了“圆法”和“妥法”,这是涉及到球面三角学的高深问题。
在天文历法方面,除了前面说过的沈括所取得的实际成就外,他还提出
了一种全新的历法“十二气历”。我国原来的历法都是阴阳合历,而“十二
气历”却是纯粹的阳历,他主张废除十二个月一年的历法制度,改以十二气
作为一年,一年分四季,每季分孟、仲、季三个月,并且按节气来定月份。
办法是以立春那天作为孟春之月的第一日,也就是一月一日;以惊蛰为仲春
之月的第一天,也就是二月一日,以此类推,用节气来定月份。每个大月三
十一大,小月二十天,大小月相间,取消闰月。这样,即使有“两个小月相 并”的情形,也不过一年一次,这样的一年是 365 日;没有的,一年共三百 六十六天。就和现在通用的太阳历一样,至于月亮的圆缺,和寒来暑往的季 节无关,只要在历书上注明“朔(月缺)”、“望(月圆)”就行了。
沈括所设计的这种历法是比较科学的,它既符合天体运行的实际,也有
利于农业活动的安排,因为农民耕作都是按照季节进行的,故这种以节气为
基准的历法十分方便。他预见到他的这一历法改革主张,必定会遭到顽固守
旧派的攻击并会极力阻挠,而暂时不能推行;但是,他坚信“日后必有采用
我的主张的一天”。历史已证明了他预见的正确性,现在世界各国所采用的
公历,基本原理和“十二气历”是一致的,英国统计局统计气候和生产所采
用的“萧讷伯历”是和“十二气历”是完全相同的。
沈括对物理学研究的成果也是极其丰硕的。《梦溪笔谈》中所记载的这
方面见解和成果,涉及到力学、磁学、光学、声学等各个领域。特别是他对
磁学的研究成就卓著,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明确地谈到了磁偏角问
题。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古代的人用磁石磨针,
针尖就会因磁力而指南。但是,指南针如何使用才能更准确呢!为此,沈括
进行了各种试验。
起初,他把带磁的针放在水面上,但水面时常动荡,磁针老是摇来晃去,
不能稳定地指示方向。于是,他就把磁针放在碗边上或指甲上,这时由于底
部稳定,磁针就能够灵敏运转而指示方向,但又容易从碗边或指甲上滑下来,
所以也不易使用。后来,他把磁针悬挂在丝线上,发现这样使用,磁针既转
向灵敏,又不容易脱落。他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是:从蚕茧中抽出一条长丝来,
然后用一小块蜡把丝粘在磁针的腰上,并将它悬挂在没有风的地方。这样,
一个灵敏而实用的指南针就可以实用了。
那么,指南针是否就指向正南而毫无偏差呢?沈括对常人毫不怀疑的日
常问题提出了疑问,并进行了多次试验。结果,沈括发现磁针的针尖有的指
南,有的却指向北。虽然限于当时的科学认识水平,他不知道磁石有南北两
极,因而磨出的磁针也会指北,但他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并提了出来,也是很
了不起的。同时,通过测定,沈括又察觉到指南针并不指着正南,而是略微
有些偏东。这样,他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地磁偏角的科学家。通过现代
研究,我们知道:地球的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并不完全重合,而是有着一 定距离,因而也就形成了地磁偏角这一现象。西方发现地磁偏角是在 1492 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横渡大西洋时才发现的,比沈括晚了四百年。
在光学方面,沈括通过亲身实测,在《梦溪笔谈》中对小孔成像、凹面
像成像、凹凸镜的放大和缩小作用等作了通俗生动的论述。他把小孔成像和
凹面镜成像联系起来,指出成像是由于光线穿过小孔或焦点而形成束光的缘
故。他还论述了镜面凹则照人像大,凸则照人小的原理,并指出可以应用这
一原理,调整镜面的大小与凹凸,可以使所照的人像与实体一样大。另外,
在做凹面镜成像实验时,他还发现当日光照射在镜面上,反射的光线汇集于
一点(即主焦点)时,温度非常高,可以引火。这说明了他对太阳能的利用
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声学方面,沈括也颇有研究与见解。他把几个小纸人放在七弦琴上进
行实验,发现,当拨弹一根弦的时候,放在比这根弦高八度(一个音阶)的
另一根弦上的小纸人会跳动起来,而其它弦上的小纸人则不会跳动。即使是
两只琴,当弹一只琴的弦时,放在另一只琴上相应的弦上的小纸人也会跳动。
这个实验证明:一个发声体的振动能引起另一频率相同的发声体的振动。沈
括称此现象为“应声”即是现代物理学名词“共振”。
除了以上所介绍的之外,沈括对其它许多学科也有着深入的研究,独到
的见解,《梦溪笔谈》也就是这样一部集作者见闻、研究成果之大成的博物
著作,记录了当时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情
况,故而被称作“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是非常恰如其分的。
《梦溪笔谈》是沈括毕生从事科学工作的心血结晶,但他的著述并不止
此,他还有许多文章,主要保存在他的文集《长兴集》中,后人还把沈括搜
集到的医疗方法、药方与苏轼(即苏东坡)的医药杂说合编成一部《苏沈良
方》。史书上称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
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是很恰当的。
但这样的一位杰出人物的晚年生活是非常不幸的,他的继妻张氏对他不
好,甚至经常打骂虐待,使他的体质更弱,并时常精神恍惚不安。一次乘船 过长江,他几乎自己掉入江中,幸而被人拉住。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 年), 这位学识渊博、成就卓越的科学家,爱国爱民、矢志不移的科学家、政治家, 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六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