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简史:影响世界的100大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十八)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万物简史:影响世界的100大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十八) 发布于:2013/05/14
    地动仪

  
地动仪的诞生,揭开了人类预知自然灾害的序幕。
——滕吉文
中国一直遭受着地震灾害。在其褶皱扭曲的地表上,高山和陡峭的峡谷频繁地受到地震的骚扰,致使居住在那里的人民遭受巨大的灾难。据说公元155年2月2日的大地震使三个省80多万人丧生。许多世纪以来,所有的大地震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完全的记载,这些事件常常是抢粮或造反的触发因素。朝廷有必要尽快地知道边远省份何时发生了地震。首先,地震意味着运输谷物的中断,这关系到用谷物缴纳的赋税,另一方面还意味着受灾地区立刻需要粮食救援和增加军事力量。因此,及早报警是必不可少的。
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在东汉时期发明的。它的出现开启了人类对地震科学研究的先河。
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地震引起的江河泛滥、房屋倒塌,给当时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张衡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候风地动仪。
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巧妙的机关。仪体外部周围有八个龙,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蟾蜍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樽体随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于是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
但是,地动仪制成后,人们将信将疑。直到公元139年,仪器西边方向龙嘴里的铜球掉了下来,说明京城西方发生了地震。几天后,陇西果然有人到洛阳报信,说那里发生了强烈地震。这件事,证明了地动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随后,人们对张衡的猜疑和责难平息了,地动仪的神妙便迅速传播开来。
近代的地震仪于1880年由欧洲人制作出来,它的原理和张衡地动仪基本相似,但在时间上却比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晚了1700多年。
候风地动仪的问世,开创了人类对地震研究的先河,揭开了人类预知自然灾害的序幕。它是人类发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物质文明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地动仪的结构模型
关于地动仪的结构,目前流行的有两个版本:王振铎模型(1951年),即“都柱”是一个类似倒置酒瓶状的圆柱体,控制龙口的机关在“都柱”周围。这一种模型最近已被基本否定。
另一种模型由地震局冯锐(2005年)提出,即“都柱”是悬垂摆,摆下方有一个小球,球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即《后汉书·张衡传》中所说的“关”),地震时,“都柱”拨动小球,小球击发控制龙口的机关,使龙口张开。另外,冯锐模型还把蛤蟆由面向樽体改为背向樽体并充当仪器的脚。该模型经模拟测试,结果与历史记载吻合。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