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天仪 浑天仪又叫天象仪,是浑仪和浑象的合称。浑仪是我国古代观察天体视运动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 观察天象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要准确观察天象,就要借助一些工具,就像现在探索太空需要天文望远镜,探索病菌需要显微镜一样,工具在人类科学探索的征程中也有特殊的意义。在自古至今的天文仪器中,有一种仪器的出现有划时代的意义,甚至在今天,它的应用原理依然被广泛使用,这就是赤道式浑天仪。 浑天仪又叫天象仪,是浑仪和浑象的合称。浑仪是我国古代观察天体视运动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 在古代,人们模仿肉眼所能看到的天球形状,把观察天象的仪器制成多个同心圆的大型金属环,并刻有一些精确度数,然后连接代表不同同心圆的金属环在相互交叉的两点,形成看起来像球状的东西。这就是“浑仪”,英文名“armillary spheres,意思为“手镯”。可以明显看出的是,浑仪有一个金属环代表赤道,有一个代表后来所称的子午线。 我国第一架浑象是公元前52年,由中国天文学家耿寿昌制作的。这架仪器的球面上还绘有表示赤道的大圆圈。到公元84年时,天文学家傅安和贾逵在他的基础上加了第二个金属环表示黄道。后来,东汉的天文学家张衡增加了表示子午线和地平线的两个环,并在球面上绘有太阳、月亮二十八星宿,从而可以很好地演示太阳、月亮及星星的东升西落现象。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浑天仪了。 公元132年,张衡又在前人的基础上,创制成了“水运浑天仪”,这也使得他的浑天说有了实践的依据。这架仪器由一个恒压水头驱动一个水轮,带动仪器缓行,从而很好地演示了日月星辰的运行。 继张衡后,三国时吴国的葛衡、南北朝时梁代的陶宏景等也先后制作过“水运浑天仪”。北宋时的张思训还用水银代替水作原动力,从而克服夏季水流快、冬季水流慢的毛病。 到了唐贞观七年,即公元633年,李淳风增加了三级仪,把两重环改为三重仪,成为一架比较完备的浑仪,称为“浑天黄道仪”。 唐朝以后所造的浑仪,基本上与李淳风的浑仪相似,只是圆环或零部件有所增减而已。随着浑仪环数的增加,观测时遮蔽的天区愈来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