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简史:影响世界的100大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万物简史:影响世界的100大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六) 发布于:2013/05/02
    三角耧车

  
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耧,实际上就是一种多管播种机;而西方到1566年才制成条播机,比中国晚了一千八百年左右。
直到16世纪,欧洲人还是靠手点播种子。这种方法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产量低下。与我国传统的条播机相比,我国播种系统在效率上至少是欧洲系统的10倍,而换算成收获量的话,则为欧洲的30倍。正因为如此,在长达1700年历史中,中国的农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那时的中国可以说是“发达国家”,而西方则是“发展中国家”。
条播机在中国被称为耧车,也叫耧犁,是古代的播种工具,也是现代播种机的前身。它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着播种,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一次种一垄或多垄,传统的最多达5垄。
耧车有独脚、双脚、三脚和四脚四种,一般常用的多是双脚和三脚。元代的王祯在《农书·耒耜门》记载了双脚耧的具体结构:“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 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由于独脚和双脚耧犁常因播种幅宽不一,易造成行数不同,而且效率低。为此,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犁。这种机械使用时需两人和一头牛,一人在前面牵牛拉耧,一人在后面扶耧。它的效率很高,一天竟可以播种一顷地。(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
三脚耧车能够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大大地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同时还能保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对于这一发明,汉武帝赞美有加,曾经下令在全国范围里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时至今日,中国北方许多地方仍然在使用这种耧犁。
与三脚耧犁相类似的工具直至1731年才在英国出现,它是由杰思罗·塔尔(Jethro Tull)发明的,曾被看作欧洲农业革命的标志之一。不过自此以后,欧洲人开始大量发明有现代意义的农业工具,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在宋元时期,中国人在耧犁的基础上发明的下粪耧种,使播种和施肥结合在了一起,这是很了不起的改进。
国外条播机的发展
1.中东的苏米尔人在3500年前有过原始的单管种子条播机,但效率很低。
2.公元1566年,威尼斯参议院给欧洲最早的条播机授予了专利权,其发明者是卡米罗·托雷洛。留下详细说明的最早条播机是公元1602年波伦亚城的塔蒂尔·卡瓦里纳的条播机,但很原始。
3.欧洲第一个真正的条播机是杰思罗·塔尔发明的。公元1700年后不久,此机便已生产,对其叙述发表于公元1731年。但欧洲的这种及其后那些类型的条播机既昂贵又不可靠。一直到公元19世纪中叶,欧洲才有足够数量的坚实而质量又好的条播机。
4.公元18世纪欧洲出现过詹姆斯·夏普发明的一种较好的种子条播机,但只单行播种,而且太小,因此,其功能虽好,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欧洲在公元19世纪中叶以前的种子条播机基本上无效,也不经济。在种子条播机这个问题上,欧洲白白浪费了两个世纪的时间,这是因为未能利用耧车固有的原理。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