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简史:影响世界的100大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四)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万物简史:影响世界的100大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四) 发布于:2013/04/30
    马挽具

  
人类拖曳的经验令他们意识到应该由马的胸骨和锁骨来
负重拉车。
凡读过古罗马著作的人往往会注意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罗马人特别依赖从埃及运来的粮食,好像没有埃及运来的粮食,罗马人就会饿死。难道意大利种的粮食不够罗马人吃吗?还是埃及种的粮食有什么特别,深得罗马人喜爱?
答案都不是。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罗马帝国没有一种马挽具能把意大利其他地区的粮食运到罗马。
直至公元8世纪前,西方驾驭马匹的惟一手段是“喉-肚带挽具”(throat-and-girth harness)。这种方法有一个很大的弊病:皮带特别容易勒住马的咽喉,马用力越大,皮带会将咽喉勒得越紧,结果自然会使马窒息。这种现象在骑兵作战时表现得更明显。不论马和骑手多么好,远距离骑马都会遇到严重的障碍。而劣马则不仅容易疲劳,而且会闷塞至半死。正因这一点,不论是古希腊还是古罗马,都没有建立强大的骑兵部队。
由于这一致命的弱点,“喉-肚带挽具”法驾驭的马匹很难拉负重的车辆。之所以当时罗马也好、古希腊也好,他们的马车都很轻,就是这个原因。用这种方法长途运输大量粮食,压根就不可能。
在欧洲人深陷马匹不能负重的苦恼之时,相同的难题在公元前4世纪的中国就不再发生。聪明的中国人已放弃“喉-肚带挽具”,而使用一种更合理的“胸带挽具”,这样马的喉部就再也没有负载了,负重则由马胸骨和锁骨来承担。在公元前4世纪的一个漆盒上,有一幅中国画,画中马就用这一挽具。
关于“胸带挽具”的发明,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住在戈壁沙漠的汉人或游牧民族,他们经常陷入沙中,使用“喉-肚带挽具”的马匹不能把他们拉出来,这强迫他们想法改进马的拉力;其次,人类拖曳的经验令他们意识到应该由胸骨和锁骨来负重拉车,这就是说,胸挽带的发明受到了人工拉曳的启发。
直到6世纪,随着匈奴人入侵匈牙利,“胸带挽具”这一先进的马挽具才由中亚传入欧洲。公元568年,阿伐尔人由东方入侵匈牙利时,将胸带挽具传入欧洲。这个民族的人还给欧洲带去了马镫。“胸带挽具”进入欧洲后,先后传给马扎尔人、波希米亚人、波兰人和俄国人,至公元8世纪后,欧洲普遍用上了这一先进马挽具。欧洲考古证明,在公元7世纪至公元10世纪的古墓中发现了胸带挽具遗物。在爱尔兰的一个纪念碑的石刻画上,斯堪的纳维亚人用上了马挽具,这是目前欧洲最早的考古证据。
在“胸带挽具”发明不久,最迟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就发明了颈圈挽具,比欧洲人足足早1000年。这种挽具通过颈圈内的填充物,给马“隆肉”,有效地克服了马在解剖上的一个缺陷,使马具备牛的特点,避免了马背上的擦伤并引起的疼痛。
在“颈圈挽具”的基础上,中国的先人们又发明了肩套挽具。这种更简单实用的挽具将在颈圈的两侧的挽革直接拴到车上,直至今天仍在全世界普遍采用。
不同类型挽具的效率
套上项前肚带挽具的两匹马,能拉吨重物。
一匹套上肩套挽具的马则能容易地拉吨重物品。
套上胸带挽具的马所能拉动的重量仅仅比后者稍微轻一点。
正如李约瑟所说:“项前肚带挽具不可能拉近代的车辆,即使是空车。”
牛挽具比马挽具简单的原因是牛有极好的水平脊骨,还有一块或多或少高于肩的隆肉,可以抵住挽具,因此,牛轭可以很容易地安放在那里,使之能够拉很重的东西。但马的脖子却是有着向上倾斜的坡度,而没有隆肉。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