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民间科技,促进自主创新”为主题的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近日在长沙成功召开。会议收到科学论文和发明成果200余件,充分展示了民间科技研究者的探索热情和创新精神。 民间科技研究者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其研究活动不仅能为国家提供自主创新的成果,而且能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培养创新土壤,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他指出:科学研究不问出身,科学面前人人平等。我国的科技政策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其根本特点就是鼓励自主创新。只有推动最广泛的全民创新活动,国家才能发展,这已形成社会共识。毫无疑问,鼓励全民创新的基本政策,将成为民间科技发展的根本保障。有了这个保障,民间科技之花必然争奇斗艳。
参加研讨会的190余名民间科技研究者,就我国民间科技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6条建议:
1、充分发挥民间科技研究者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社会氛围,理解、关心、帮助民间科技研究者,支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
2、把民间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管理范畴。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应设立负责民间科技创新的机构。从政策和制度上做到民间研究者和职业研究者在成果发布、交流及竞标、立项等方面受到同等对待;从规划、经费、实验条件等方面支持和帮助民间科技研究。要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民间研究者与职业研究者创立民办科研机构,并依法进行管理。
3、为民间科技研究成果的评价提供条件。要建立民间科技创新评价系统和评价服务机构。对申请评价的项目,有关部门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评议,并将有学术价值或商业价值的项目向有关部门推荐,使之得以推广和应用。
4、重视民间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自主创新人才资源。要改变重学历、轻能力,重论文、轻实绩的人才评价和用人机制,引导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国企从民间科技研究者中吸纳人才,增加新鲜血液,活跃学术空气,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5、为职业研究者与民间研究者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和推动两股力量的融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营造宽松、公平的学术环境,消除对民间科技研究者的歧视;给民间研究者平等的学术交流权利;允许民间研究者参与主流科技界的学术活动;鼓励职业研究者参与、支持、指导民间科技创新活动,使二者形成互补双赢的局面。
6、建立民间科技创新组织,把分散的力量组织起来,并为民间科技研究者和民间科技企业提供帮助和服务,引导和推动民间科技创新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本次研讨会由《发明与创新》杂志社、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北京创造学会、香港发明协会、大同天阳工业公司、浙江永久科技实业公司联合发起和主办,并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发明协会、中国创造学会、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的支持。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