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津 小时候更像个“小子”
女孩王笑一这个暑假过得可不错:高考成绩优秀被合肥工业大学自动化系录取;还到九寨沟、山东日照等地玩了一趟。“多玩一些地方,多接触生活,可以开拓我的创新思维,到大学系统学习机械方面的知识,对我的发明创新更有利了。”
17岁的王笑一在发明方面可是个“老杆子”了:从高二获得第一项专利开始,到现在已获得了电子坐姿矫正器、拖把挤干装置、电动纸巾喷湿机等6项专利,其中振动式电子坐姿矫正器还荣获了由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发明协会、全国少工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铜奖,并受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异想天开”节目,这在安徽可是“惟一”。
喜欢想像、爱好动手是所有发明人的共性,王笑一也不例外,而且很小就“初露峥嵘”。作为女孩子的她更像个“小子”:小时候不喜欢玩布娃娃,而喜欢玩一些男孩子玩的枪、电动车等,“布娃娃只是晚上睡觉时抱着它不害怕,而对枪、电动狗等玩具却是爱不释手。”王笑一说。和父母一到玩具店,她就径直往电动类玩具的柜台跑,每次都要买回一两件。玩了一段时间,这些玩具都会遭受同样的命运:“开膛剖肚”——玩具被她拆散一地,“我就是很好奇,电动狗为什么会叫呢?车子为什么能发光呢?于是就想拆下看看。”
有一次,有亲戚到她家来玩,带给王笑一一个电动车。王笑一非常高兴,但不到一会儿,电动车就被她“大卸八块”,亲戚当时就很生气,“刚买的玩具,你怎么就把它拆开了?这小孩真‘废’,下次不给你买了。”而她的父母则在旁边笑着,没有半句责怪,“我们想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这种创新思维。”同样热衷发明创造、已获20多项专利的父亲王诚这样告诉记者。
“从小父母对我的鼓励真帮了不少忙。小时候,父母每天回来时都会面对一堆拆散的零件,但他们都没有因此而责怪我,相反还夸我。”王笑一说。
发明上了中央电视台
稍大一些后,王笑一就开始“奇思妙想”了。她有个要好的同学,住在一个大院里,回家在一起做作业时她总是不自觉地把眼睛离书本很近。每次王笑一都提醒她,但同学总是改不了,后来终于戴上了眼镜。“要是能发明一个坐姿矫正器,当坐姿不正确时就提醒,该多好呀。”王笑一想,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创造”。她先想到利用红外线原理,制成两个东西,一个戴在耳朵上,一个固定在坐姿正确位置的墙上。只要一低头,机器就会发出响声。“但这太不方便了,走到哪儿得把东西搬到哪儿。”王笑一想寻求更简单实用的方法。有一天在上物理课时,她忽然看到水银既能滚动又能导电,“如果利用水银的这些原理,做一个振动式的电子坐姿矫正器不好吗?把它戴在耳朵上,当低头时,水银就会滚动接通电源提醒你。”王笑一边说边给记者戴上了这种振动式的坐姿矫正器,记者试了几下,效果还真不错。
现在听王笑一说这些很平静。但记者在和她的谈话中知道,每个专利的成功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每个星期天,别的同学在玩的时候,而我正在画图或者做实验;有几次问题想不通时,我哭了整整一个晚上;而当一个产品即将完成的时候,为了最后‘冲刺’,我有时一连几晚都熬到凌晨2点才睡……”
不过,付出的艰辛还是被成功的喜悦取代了。当一件件样品终于成形,当一份份专利证书邮来……王笑一笑了!特别是2003年获得“第三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而且被邀上了央视更是让她终生难忘。
“我报名的时候已是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当时就想试一试,不想真的获奖了,而且那届获奖者中,安徽就我一个。当我到北京后,不但结识了许多和我一样喜欢发明创新的同龄人,而且见到了不少国家领导人,真的很高兴。”提起往事,王笑一依然掩饰不住孩子的天性,一脸兴奋。更让王笑一想不到的是,她竟然被邀请参加央视的“异想天开”节目,“当时受邀的只有三个人:两个金奖和我一个铜奖。刚开始要录制节目时有些紧张,经过编导叔叔的指导才没了紧张。后来播放时看看,发现自己还真有表演天分呢。”王笑一调皮地笑了。
“小名人”的发明生活
其实,还有让王笑一更高兴的事,那就是她的专利被企业看中,已生产成了产品,“第一次拿到电子坐姿矫正器产品时,我左看右看,兴奋得很晚都睡不着觉,后来是抱着它进入梦乡的……”是呀,对于王笑一来说,这应是对她最大的鼓励。
取得这么多的成绩,王笑一在她的母校合肥一中可是个“名人”了,学校专门为她开了主题班会,请她介绍发明创新的感受。“好多人我不太认识,但他们都认识我。”有次,和父母上街的时候;忽然听到后面有人喊她的名字,“我不认识你呀?”看着两个学生模样的男孩,王笑一一脸诧异。“你不在一中高三吗?我们是高二的,看见过你发明的东西,真不简单!”
“你毕竟是个学生,搞这些发明会影响你的学习吗?”似乎料到记者要提这样的问题,王笑一笑了,“我知道作为学生,学习是最主要的,因此我有这样一个原则:上课基本上不想这些东西,放学回家后首先完成作业,然后再一门心思去搞发明。这样,学习、发明两不误。应该没影响吧,高中上的是一中,大学又考取了合工大,还不错吧!”
“我大学选择的是电气自动化专业,这是一个不适合女孩上的专业,全班40多名学生只有7位女生,而且非常枯燥。但我想学,因为对我的发明创新会有很大帮助。”王笑一说,“但我不想长大后成为一个专职搞发明的,而是想有份工作,只是在业余时间搞搞发明。我想这样生活会更充实。”
这就是王笑一,一个17岁“发明女孩”对自己未来的计划。
文、图/本报记者 程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