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长沙“公交医生”一...  10/25
   全国七成左右发明专...  10/19
   庞代文:让微小量子...  10/14
   山西省以科技创新塑...  10/07
   刘珈岩:热爱发明的...  10/05
   1979年至2023年我国...  10/01
   这个科技领域的职业...  09/20
   2024年芬兰千年技术...  09/05
   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  09/01
   九阳:发明了一个产...  08/31
   浙江一本科生团队研...  08/27
   有效发明专利量达61...  08/23
   2024年宋庆龄少年儿...  08/19
   晶体管家族增添新成...  08/16
   平湖曹桥开展“四大...  08/13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  08/09
   洛阳检测技术斩获日...  08/03
   截至今年6月,我国国...  07/31
   南粤之窗丨“从0到1...  07/28
   巴中市巴州区:国家...  07/26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9 7370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拼经济”,如何下好创新“先手棋”2023/02/1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的一年中,在拼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坚定不移抓创新,更好激发创新活力?记者走访各地科创企业、产业园区,感受创新一线的新年新气象。

迸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

洞悉一切的量子计算机、喷出冲天蓝光的行星发动机、高耸入云的太空电梯……最近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2》中,层出不穷的“硬科技”元素让观众大呼过瘾。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看似遥远的“黑科技”并非科幻,比如量子计算机。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合肥市的本源量子实验室,偌大的空间内,4台国产量子计算机一字排开,真空泵发出“嗡嗡嗡”的声音,压缩机在“啾啾啾”地鸣叫……各种仪器发出的声响宛如一首低沉的“交响曲”。

在这里,我国最新的量子计算机“悟空”即将面世。

推动安徽跨越式发展,关键在科技创新。

安徽科技创新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1年迈入全国第一方阵,2022年从全国第10位跃升至第7位。

科技创新的关键,不仅是产出成果,更在于用好成果。

新的一年,各地更加重视企业创新力量,正不断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走出本源量子实验室,在数百米长的“量子大道”上,一批量子科技企业在这里聚集。这条大道的背后,是安徽注重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不断推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的成果体现。

什么是“沿途下蛋”?简单说,就是一种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措施,通过企业、资本、科技的融合,助力科技成果成功“孵化”并走向市场。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贯通起来,产业需求清单与科研立项清单对接起来,科技与教育、人才统筹起来,不断健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才能让更多科技成果在安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创建一系列水稻脆秆突变体,克隆了多个脆秆新基因,利用‘理想’脆秆基因培育出国内首个审定的脆秆水稻品种‘科脆粳1号’。”荃银高科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牵头联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重点开展脆秆饲料化研究,“今年我们计划在庐江、巢湖等区域建立脆秆稻产业化中试示范农场。”

荃银高科在国内水稻领域的品种研发、选育和推广方面位居前列,去年企业牵头组建安徽省水稻种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题”的需求传导型合作模式,让科研端对市场的感知能力极大增强,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在创新中的角色愈发重要。

今年,安徽将继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并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双倍增。

“科创+产业”双向发力

1月6日,埃科光电通过上交所上市委审核,成功过会,这是安徽省今年首家科创板过会企业。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博士董宁致力于攻克机器视觉领域关键技术,与多位中科大博士一起创办了合肥埃科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研发,实现了工业相机国产化。

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用。

近来,安徽坚持走“科创+产业”道路,集聚了一批创新型企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安徽省有19家企业入选全国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而在2022年,安徽一年就新增“小巨人”企业256家。企业的创新活力也在持续迸发,过去一年里,有近39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安徽诞生。

走进联宝科技生产车间,“哪吒”这条集中了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和5G技术的智能生产线,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已超过90%。

从制造到“智造”,这是安徽长期以来尊重科技、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好回报。

近日,在位于芜湖市湾沚区的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试飞跑道上,阵阵引擎轰鸣声划破天空。拼硬核、谋创新,助力芜湖市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芜湖航空产业园已集聚核心及关联企业近200家。

航空产业是安徽加速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今年,安徽省将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新材料等十大新兴产业,建设26个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一季度,全省即将开工的1017个项目中,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类项目占比近四成,投资额占总投资的一半以上。

依托科技创新打造“增长引擎”,要聚焦十大新兴产业,把引领型创新成果更多转化为引领型产业成果,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打造创新蓬勃发展生态

创新是大系统,需要一个完整而友好的生态。

眼下,位于阜合现代产业园区的安徽焕智科技公司已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两台无人叉车按照既定轨道往返,技术人员站在一旁紧盯电脑屏幕,只等调试完毕后发货至新疆。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当地的友好生态。”安徽焕智科技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阜阳市战新科转投资基金经评估后向企业投资1000万元,带动其他基金共计投资3000万元,这让企业创新底气更足。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各种元素碰撞耦合,加速催化“聚变反应”,让安徽拼经济更有底气。

对于创新而言,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也至关重要。

近日,合肥市出台《支持“科大硅谷”建设若干政策》,从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建立新型研发模式到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科技创业等多方面,推出政策条款,以更好地促进创新要素集聚。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方能更好破除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

如今,安徽不断发挥政府在“产”和“研”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向企业征集需求,已成为安徽省科技创新常态化制度安排,每年的“揭榜挂帅”榜单全部来自企业需求。

为构建“创新资源最密、创新活力最强、体制机制最活、‘双创’环境最优”科产城融合的创新生态,“市场逻辑”“平台思维”也很重要。

作为安徽省首家政企联合打造、市场化运作的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目前,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了应用、专家、服务商、资本市场四大资源中心,为企业提供“应用通”“政策通”“培训通”“诊断通”“需求通”“金融通”等功能,助力企业数字化改造。

位于巢湖北岸的安徽创新馆,是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2月7日,一场科技成果场景供需对接在安徽创新馆内展开。“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对共轴无人直升机与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产品颇为关注。”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创新馆不断优化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和消费体验中心,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大企业创新产品应用场景挖掘与推介力度。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江淮大地上,创新的澎湃动力,正浇灌出“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圃”葱郁的“森林”。(记者 何珂)安徽日报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