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2024年中小企业有效...  12/26
   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12/22
   2024年中国经济观察...  12/11
   热爱发明创造 西安8...  12/01
   截至10月底国内有效...  11/30
   广州港获得发明专利...  11/27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盛...  11/15
   九号公司卡丁车产品...  11/12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产...  11/06
   脑机海河实验室团队...  11/03
   长沙“公交医生”一...  10/25
   全国七成左右发明专...  10/19
   庞代文:让微小量子...  10/14
   山西省以科技创新塑...  10/07
   刘珈岩:热爱发明的...  10/05
   1979年至2023年我国...  10/01
   这个科技领域的职业...  09/20
   2024年芬兰千年技术...  09/05
   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  09/01
   九阳:发明了一个产...  08/31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9 7380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诺贝尔奖与中国人的面子2004/11/12
    ■文 / 朱效民
    关于诺贝尔奖与中国,记得杨振宁先生曾说过两句话,一句是“对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景表示乐观”,一句是“诺贝尔奖可遇不可求”。对前一句话国人自然是喜闻乐见,欣欣然继而期待更甚,而后一句话则常常被忽视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称为中央之国,方正之邦,所以古往今来礼仪、颜面就是相当重要的事情。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泱泱新中华,举国上下尚无一人蟾宫折桂,问鼎诺贝尔奖,这在颜面上确实是有些不好看。毕竟,我们的左邻右舍(日本、印度),乃至小弟小妹(以色列、巴基斯坦)都先后得过,甚至不至一次。而且,我们祖上也的确“富裕”过呀,比如据说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和据说“从太空即可目睹”的万里长城,与诺贝尔奖关系近一些的也有“四大发明”,只可惜诺奖仅有区区百把年头儿的历史,不然何至于此!
    不过,现代世界看重的是当下的实力,“当年勇”还是少提为佳。没有拿到诺贝尔奖就得承认自己目前的科学实力不够,首先还是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一般来说,推进一国科学发展的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科学自身的内在动力,一是社会支持(需求)的外在动力。在这两方面,我国目前的情况如何呢?
    先说说科研方面的情况,代表着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并与国际相对接轨的国家自然科学奖,1988年以来一等奖多次出现连年空缺的情况,最多曾连续4年付之阙如。我国的基础科研水平在国内自个儿评判尚且如此,又遑论摘取人类智慧奥林匹克山上的皇冠——诺贝尔奖!以中国生物医学为例,有专家感慨,目前中国生物医学有效的活跃研究力量即使全部加起来,也很可能比不过美国的华盛顿大学一所学校。中国科研实力之薄弱由此也可管窥一斑。在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中国人的身影几乎是凤毛麟角,在许多领域我们甚至未能跻身世界科学的主流行列,我们难以感受到科学最前沿的刺激和需求,自然也难以寻找到科学攻关的重大突破口。诺贝尔奖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可遇不可求。
    在社会支持方面,1995年中国政府在《关于加快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郑重提出,2000年R&D活动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的目标(即使这一比例也低于世界可统计国家平均1.6%的总体水平)。现在马上就要到2005年了,这一目标实现了没有?总投入已是捉襟见肘,分配到基础研究领域里的更是杯水车薪了。普通百姓对科学又是怎样的期盼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众对科技信息感兴趣程度排第一位(83.1%的公众)的是“致富信息”。科学技术对于广大百姓不过是增产粮食多挣钱的手段罢了。上上下下对科学研究的态度是急功近利,寅吃卯粮,科研成果拿来就得管用,须立竿见影,马上见效。基础研究工作所需要的那种“十年磨一剑”的从容氛围已经荡然无存,“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冷板凳也要收费了。如此浮躁功利的土壤,让诺贝尔奖这束空谷幽兰又在哪里生根发芽呢?
    毋庸置疑,在科研探索方面,我们几乎深入不到诺贝尔奖的层面,现实中急需攻克的科学技术难题常常是人家早已解决甚至成熟了的东西,如飞机发动机、载人航天;在社会需求和认识方面,离诺贝尔奖更是有天壤之遥,迫切需要做的恐怕是多为农村搞些技术推广项目,多为企业培养些蓝领技工。可见,当前诺贝尔奖对于我们来说更多地只是一块装点门面的奢侈品,我们实质上没有需求,既搭不起银子,也陪不起时间。打一个稍微尖刻点儿的比方:科研人员发现国外已研制出第三代减肥药物,为了科学创新并领先于世界,提出跨过第二、第三代减肥药直接研究第四代,因此要从国家经费中定期拨出一部分以进行第四代减肥药的研究开发,同时为了检验药效还需要一些人把脸打肿以充胖子——这未免有一些滑稽。
    诺贝尔奖的确关系到我们民族的面子,但也仅此而已,与整个民族挨饿挨打之虞相比应是微不足道了。今天的科学技术是增强国家实力,增进人民福祉的利器,发展科技事业首先当以社会的繁荣富强为旨归,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昌盛,对科研探索也会不断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基础研究也迟早会爆出惊天的春雷。“前景乐观”的诺贝尔奖,晚拿一阵儿又何妨!
“诺贝尔奖可遇不可求”,我们应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既要尊重诺贝尔奖,也要有信心走自己的科学发展之路。当然也别走到另一个极端,由于迟迟没有得奖就采取鄙视贬低的态度,这很容易让人想起那只葡萄架下的酸狐狸,何苦呢? 摘自:科学网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