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9月11日电(记者邬眉、张晓晶)新华社7月26日播发了《创新少年为何被拒大学门外》一文后,引起了社会对“潘立群现象”的广泛讨论。11日,记者从山东大学获悉,创新少年潘立群已被山大破格录取,并于9月8日到校报名注册,就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自动化专业。 潘立群被山东大学录取后,一直为他操心的父亲潘波感到很欣慰。潘波说,一位中科院教授评价潘立群是突发性的创新思维,如果要在创新道路上走得更远,还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家的指点。儿子已表示要好好珍惜4年的大学时光,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今年4月20日,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三学生潘立群发明的可解决交通中色觉障碍的交通信号灯,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国际中学生创新成果展评中被授予最高奖——“最佳国际优秀项目奖”,成为本届创新展评中获此殊荣的唯一的中国选手。然而,获得大奖并没有给潘立群带来好运,他的大学之路充满波折。由于是在高三做出的发明创新,这使得他错过了保送上大学的机会。在今年高考中,他发挥不佳,仅考了379分,名落孙山。此后,不甘心的潘立群尝试着向北京、天津、江苏、广东等地一些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推荐自己,但都无果而终。
由于媒体的关注,一场关于高校该不该对潘立群敞开大门的讨论随之展开,并由此引发了如何完善青少年创新机制的思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