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洋葱联合收割机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您位于: 首页 → 非专利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zzq12369  我要发布信息
大蒜、洋葱联合收割机 2004/07/03
                   大蒜、洋葱联合收割机
                                       —— 关于全清式联合收割机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利号:03245660.3
一、技术背景:
    传统的大蒜、洋葱收获一直依靠人工挖掘和清理以及大蒜、洋葱的秧苗和根须与大蒜、洋葱果实的分离、收集等工作。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此前有人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发明了所谓的大蒜收获机,只是用农机带动松土铲或犁将大蒜、洋葱从土中挖出,而不能进行蒜秧和根须与果实的分离和收集,但这项工作却占整个收获工作的70%以上,整个过程须占用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本人发明的全清式联合收割机最大特点是能完成大蒜的全部收获工作,不同其他收获机只能进行单项工作(即只能将蒜从土中清出)。该大蒜收获机包括机架、装在机架上的地轮、铲刀和传动装置、输送装置、清土装置、集秧装置、定位装置、切割装置和收集装置。能完成大蒜、洋葱的挖掘、清土、蒜秧分离、收集等全部工作。如果配上本人的另外一项专利:旋转式分选机(专利号:03245642.5),还能完成等级大小的分选工作,另外本机还适合洋葱的收获全部工作。
二、发展趋势及生产可行性分析: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农业机械,由于以前个别厂家生产的大蒜、洋葱收获机,只能把大蒜、洋葱等从土中挖出,仍须人工切除蒜秧和根须的其余收获工作。又由于机器挖的很深,根须上会带出很多土,反而会影响了人工切除大蒜根须的速度,到不如直接雇人工收获,因此制约了大蒜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和推广。而本项专利能创造性地把挖掘、蒜秧和根须的切割、收集结合在一起,非常巧妙的把切割装置和本机联合起来实现同步切割功能,更重要的一点是生产厂家可以不考虑生产联合机的行走机构,只生产出其收获装置便能与手拖、小四轮和50型拖拉机配套,对制造厂家而言减少了投资的困难,也可生产出全套的联合机组。对用户而言,实现了一机多用,投资少,见效快。大蒜的收获期要14天左右,而一个壮劳力人工完成大蒜的全部收获工作每天为0.2亩,每个蒜季下来收获十亩的蒜农如顾工5人,须10天才能完成。这10天还要提供食、宿。所以蒜农为加快收获速度只有多顾人工。人工收获大蒜的价格为每(市)亩130——180元,该联合收割机的收获速度为5亩/小时左右,十亩地只需两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每天按工作10小时,即可收获50亩,一个收获期为14天,可收割700亩左右,每亩费用取人工最低按130元计算,每季毛收入91000元,除掉油耗、驾驶员食宿、其他费用,仅大蒜一个收获季就有80000元的收入,另外还有对于洋葱的收获用户也有极大收益。就机器的造价而言,该机造价每台仅需约12000元。如果按收入价比,销售价定为50000元/台左右是不高的,这样对制造商而言是300%利润,而对用户而言,也买得起,用得起,一季即可收回投资,据本人查证;目前全国大蒜、洋葱的总面积在千万亩以上,随着中国加入世贸,大蒜、洋葱的形势很好,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因此本机是大有市场的。
三、市场分析:
    前面已分析得非常明确,简单一句话,即该机是否能实现以上所讲的工作效益及工作性能,如果能实现以上目标。达到如期使用效果,农村是广阔的天地,不便是市场无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将是不可估量的,在大蒜、洋葱的收获方面将是一场机械化革命,结束了千百年来蒜农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场面,为我国农机事业推进一大步。我国的大蒜、洋葱种植区很大部分还处于人工耕所以难以推广,作的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价廉物美的农业机械,因为以前所推出的收获机,只注重多面性,能完成大蒜、洋葱、花生、红薯、土豆等所有的地下根茎类农作物的收获,而不注重单项实用性,不能完成大蒜、洋葱的全部收获工作,所以难以推广。
   为把该项技术尽快全面推广,服务社会,造福于民,现面向全国寻求合作伙伴,技术转让,我可为您提供以下条件,协助您的生产,1、提供全部兰图;2、指导第一批生产。3、具体事项面议,诚垦与您携手合作,渴望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加盟,共创我国农机大业,
开辟广大农村市场。
四、联系方式:
      手机:13598412369
      邮箱:zzq12369@163.com
      联系人:郑赵强
======================================================
可行性分析: 已由相应机构作出分析报告
转让方式: 普通转让 独家转让 合资办厂
注:由于您尚未注册登录,此信息联系人的详细联系方式无法查看,请您先免费注册登录后查看。
未注册用户请点击此处进行免费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输入: 用户名:  口令: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